手机版
1 1 1

大学生村官应在基层努力圆“农村梦”

江西省永丰县瑶田镇人民政府 涂小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08年,中央开始大规模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江西省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始在全省各市、县推广大学生村官选聘计划。我省按照公开招聘、自愿报名、组织考试、统一安置的方式,选聘了一大批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当“村官”。 今年是选聘大学生村官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那么这些大学生在当前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在农村基层圆自己的中国梦呢?笔者作为08年省委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基于个人在农村的成长经历和工作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调研。

一、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面临的问题

1、角色定位不明确。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一线处于“三不是”的尴尬角色:一不是正式选举的村干部;二不是在编的乡镇干部;三不是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身份。大学生村官虽然被习惯性称为“官”,却“师出无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明确的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制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大学生到村任职后,一般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助理或者是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他们没有经过组织程序这套形式,容易被基层群众认为是上级指派,下基层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如果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户籍不在本村或超出本县,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实际工作一开始就被看做是“大相径庭”,他们的身份和角色就会受到社会的普遍质疑,最终就会游走于合法和非法的边缘。诚然,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必然会受到制约或者“架空”,致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难以成为真正的村干部,也阻碍他们的成长,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2、专业知识结构不对称。江西省这六年选聘到基层的大学生村官,除了对学历和政治身份做了明确要求外,在设岗和专业上没做任何要求,从而造成选聘到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们到农村后 “无用武之地”。根据调查,在现有的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比例偏低,不足10%,以经济管理、哲学历史、理学、文学、教育学居多,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结构和农村实际需求存在脱钩的现象,不符合农业现实发展,难以满足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由于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与所服务的农村工作实际存在差距,大学生村官被借用或者被冷落、忽视的现象经常发生,在合同期内,他们也很难打开工作局面,优秀人才资源相对闲置与农村村级组织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形成极大反差。

3、管理和保障机制存在漏洞。大学生村官作为 “新星”群体,经历了前期的严格选拔后,后期管理以及挂职期满以后的安置仍不规范,管理和保障机制跟不上,造成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出口越来越窄。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在大学生村官管理上都有明确要求,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是到了乡镇一级,专门联络机构发挥的实际作用很小,造成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中缺乏必要的心理沟通、经验交流,很多大学生村官到了基层后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基层实际管理流于形式,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怀太少,往往“另眼相看”。与此同时,地方金融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不能有效帮扶,在项目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顾虑太深,难以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积极性,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共筑中国梦,存在障碍。

二、原因分析

一是保障机制的模糊性。通过调阅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各类文件,我们不难发现,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等各级组织对于大学生村官出台的细则和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和保障政策的规定存在模糊性。除在任职期间的经济待遇明确规定外,对定向参加公务员、选调生、研究生招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只是一概而论。正是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很多未就业难就业的大学生青睐村官岗位,也有很多大学生想以此作为“跳板”。

二是身份定位的模糊性。大学生村官在文件中被定义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的“非公务员”岗位。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既没有国家公务员的“职责”,又没有本土村干们的“权限”。他们与本土村干部相比,不存在对选举和承诺压力,又拿着比本土村干们高的多“皇粮”,造成干部彼此之间存在不平衡。在这种模糊定义的身份下,大学生村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驱使他们想有所作为,而习惯势力、利益纠葛和职责能力,又使他们步履艰难。

三是知识构成的缺陷性。由于很多大学生村官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对应的技术水平,加上缺少基本人脉资源,他们在村基层开展工作特别艰难。在农村,农民更欢迎能帮助他们发家致富的涉农方面的专家和导师。因此,大学生村官必须具备基本的素质,在经济、科技、法律、地理、民俗甚至文艺等方面有特长。同时,还必须像“万金油”一样,样样通晓。而现实的情况是,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和培养人才的模式存在“盲区”,大学生村官需要慢慢磨练。

三、大学生村官圆梦对策

一是争当政策学习的标兵。大学生村官,应抓住中央及各地组织部门的优惠政策,脚踏实地在农村工作。不能简单的把村官岗位理解为在严峻的就业环境现实下的权宜之计,而应把它作为服务农村、走入农村、发展农村的机遇,在实际工作中把自己培养成努力学习和政策宣传的尖兵。在“建设美丽永丰,共筑中国梦”的各项活动中,通过参加座谈会、业务培训、参观见学、经验交流等形式,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对好的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可加以提炼,形成专题调研文章,为上级部门进行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是争当农村科学发展的能手。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农村基层,大学生村官应抱着干一番事业、造福百姓历练自身的美好愿望,对于未来的定位和出路,眼光不能只停留在考研、考公务员、考选调生等优惠政策方面,而应珍惜在农村工作的机会。大学生村官作为新时期农村基层发展的骨干力量,应发动村“两委”干部带头解放思想,苦学发展致富的本领,因地制宜探讨村庄发展之路和兴村富民新方法,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信心。同时,应学习周边借鉴先进典型,向农村优秀致富带头人讨教经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大学生村官应在“三进三解三促”活动中,利用自身的知识,结合农村实际勇于创新,在农村基层掀起科学发展的风气,争取赢得当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争当服务群众的模范。大学生村官身在农村基层第一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应扑下身子,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掌握社情民意,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急,真正做到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还应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力所能及地为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与广大党员共同努力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密切同群众的血肉关系。

四是争当选优评优的标杆。根据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管理和考核、监督主要由乡镇党委负责。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实践工作,应在其工作的适应期、成熟期及其发展期进行相应的自我绩效评价,自觉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己具备的优势,从而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既要重视对自我工作业绩的结论性评价,更要重视日常工作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工作中存在的缺点或错误,应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或向村”两委“干部”、乡镇干部请教,从而确保自己在上级党委、村级“两委”、当地群众共同考评中取得好的评价。大学生村官应自觉把实现自身在工作中的业绩与群众评价结合起来,要把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与服务群众紧密挂钩,在工作中做到“公心”、“爱心”、“诚心”,努力向每年度考核“优秀大学生村官”看齐,带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争优秀抢先进,成为选优评优活动的鲜活标杆。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14:0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