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走内涵发展之路 建文明和谐新农村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鸭暖乡 杨克棠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使命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时代命题,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性决策。2005年至今的8年里,中央史无前例的连续下发针对农村工作的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7个“1号文件”,足见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关注。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因此,新农村建设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当然,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充满着挑战和艰辛。面对新一轮建设新农村的大潮,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什么样的路,才能使得我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顺利实现?

“新面貌”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新农村就是住楼房,有钱花……”,“新农村就是水泥路铺到咱家门口……”,“新农村就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新农村就是喝上自来水,百姓不再生病……”这是老百姓自己口中描述的新农村。住房、道路、饮水、通讯,这些都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这些年,在党的农村政策引领下,我乡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在一个个逐步实现。“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让农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人饮工程”让老百姓喝上了清洁健康的自来水;“村村通工程”让“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泥泞小道成为了历史。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无不勾画和描绘着新农村未来的全新面貌。

“新风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的建设,更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持,否则将是跛脚鸭式的病态发展,不会有光明的前景。房子新了,道路通了,环境美了,就是新农村了么?我看不尽然。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不仅房子要新,道路要通,环境要美,更主要的是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新风尚。近些年,随着经济条件的大幅改善,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一些陈规陋习、歪风恶俗也有死灰复燃的势头。如聚众赌博、寻衅滋事、遗亲厌老、邪教传播等。这些遗祸流毒极大的损害着老百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农村稳定的隐患。因此,构建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新风尚、新文化来提升和充实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必不可少。这些年,我乡本着“源于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本着“发掘、传承、整理、创新”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掘了一些传统的文化项目,并对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文化元素进行整理和创新,进而形成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且有教育和引导意义的文化活动。如自乐班,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同时,还营造了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广泛征求民意,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和需要,提炼加工,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村规民约”等。有位哲人说过:“要想根除心灵的荒原,只有让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别无它法。”也正是通过逐步构建和渗透这些新的风尚、新的文化,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不断提升了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开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轮驱动、双轨并行的良好局面。

“新布局”是新农村建设的持久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举措。近年来,我乡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新的农业结构布局,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三纵四横”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全乡经济稳步增收的基石;“连片大拱棚”示范基地的建设,引领周边群众跨上致富的快车道;大规模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成为了农村增收的又一个助推器。这一系列稳定而科学的产业布局,确保了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也成为了我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新思路”是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

“思路决定出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农民生产生活的日益市场化与小农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自然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也应该紧紧围绕着这个矛盾来进行,小农经济日益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所侵蚀、瓦解的历史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新的思路,那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必将走入死胡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产活动与外部市场的联系紧密化了,种地需要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农机具、油料、水电费等等,土地产出的农产品用于出售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农民必须要拿着自己在土地上产出的产品与市场化的产品进行交换,这使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越来越萎缩,也就是说,单靠土地已经不能为快速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其次,价格剧烈波动的市场经济时刻威胁着农业生产的生存环境。主要依靠土地的农民个体抗风险的能力很低,对于难以捉摸的市场风云,农民只能凭借自己的直观感觉,依据已经显现的市场行情来安排自己的生产。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动,将对他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如会宁的西瓜滞销、洋葱贱卖等,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未雨绸缪,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多角度审视市场行情,多层面构筑防范机制,以全新的视角,谋划“新思路”,寻找新出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不竭的动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项历史使命,无论任务多艰巨,无论阻力有多大,我们都必须迎难而上,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党和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认清形势,看清方向,理清思路,分清道路,未来的蓝图一定会变成现实。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1日 13:4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