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追梦·感恩

河北省平泉县洼子店中学 路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作家池莉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那一本本书籍像灯塔指引着自己的写作之舟扬帆起航,一步步追寻文学之梦。春诵夏弦似地诵读,如黄牛耕田般的执着写作都带给自己心灵阳光般的愉悦。

最初的文字氤氲童年那一本本图文并茂的小人书开始,我的文学种子恐怕就是那时候埋下的吧!

然而,这一颗种子的生长极其缓慢,那时乡村没有书店,没有图书室,家家还没有摆脱贫困的日子,而父亲肯从饭碗中抠出钱来给我买书。童年时期他给我买来整套的《杨家将》《岳飞传》《隋唐演义》《铁道游击队》等小人书,到一些故事的散本。后来这些小人书后来大多不知去向,因为在我去城里上学的那些年,父亲成了这些书的保管者,谁借都可以,而父亲并不在意归还,这些书本就像一颗颗种子向四面八方扩散,又像甜美的果实滋润着读书人的心灵。

读小学、上初中,家中收入增长缓慢,可是父亲一直支持我读书,只要有条件都满足我们,还给我订阅了一些刊物。在那个阅读饥渴的年代里,有珍贵的书籍来浇灌自己的幼小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等我进城读书后,我找寻到了宝藏---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并且成为那里的常客,几乎每一天都要去那里“自由徜徉”。父亲最自豪的莫过于我去城里上学,因为我家祖祖辈辈都不曾实现的梦想在我的手中实现了,父亲叮嘱我:“好好用功读书。” 在城里读书的岁月里,我写了许许多多的读书笔记,《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当代》《十月》等杂志犹如山间流泻的醴泉浸润着自己的心灵世界。一些红色名著《铁流》《青年近卫军》《毁灭》等等好像雨露阳光滋润着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一位位革命英雄的影像至今还过目难忘。

参加工作后,我有了自己的工资,一直坚持订阅刊物、买书。订阅的第一本文学刊物是《人民文学》,这些文学刊物后来也被文学爱好者借走,至今只余下四本,奉若珍宝。那时候我买书的积极性很高,可以坐车去城里书店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名著,诗集,散文集,家中的书橱,单位办公桌里的抽屉堆得满满的。我还给他们一一编号,盖上自己的印章,自己读,同事借读,一本本买,一本本散逸。读得多了,就有了文学创作的冲动,这似乎顺理成章,我也不知天高地厚地拿起笔来,坚持记日记,时不时写一写随笔,青春多梦的年代,多愁善感,意气风发,关注时事,体恤民生,不知深浅,杂乱无章,也时常陷入一种莫名的惆怅,这是文字的苦恼,心灵的跋涉之中的困惑。

村中的茅草屋渐渐地消失,高大的砖瓦房成为村子最亮丽的风景之一,我的梦想也与日俱增。那时我常做一种梦,一个人行走在险峻的大山中,面对高不可攀的山峰,极为艰难的匍行,即使跌落下去也站起来前行,阅读、写作的信念并没消失。如今想来,那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积累与磨砺。

改革如春风劲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网络阅读变得更为快捷与方便,我开通了博客,徜徉那片精神的世界中,流连忘返。

因为有了阅读,心灵栖息在这片天空中怡然自得,写自己所写,乐自己所乐。一篇篇文字像自己辛勤耕耘后的果实,那份收获感如与农人秋收后手捧黄灿灿的玉米本质上没有区别;因为有了阅读,我结识了一位位作家和文友,虽然很多未曾相见,但一次次的网上阅读、互访,交流,拓展了写作的视野;因为有了阅读,我熟悉了一些报刊的投稿风格,看到自己的一篇篇文字发表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报刊上,是自己阅读、写作幸福的收获。

感谢阅读,她像梦想的火种,将内心之中的写作激情与思维点燃,她又像年年翩翩而至的春雨,将那棵缓慢生长的文学之树细细滋润,在时光的温暖中绽放朵朵小花,披上浓浓绿荫。

感谢我的家人,感谢阅读和写作中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更要感谢社会的进步,我将把心灵之歌献给你们!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14:0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