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路在脚下 他越走越宽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委组织部 龚宁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李华靓

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马场村党总支书记 李华靓

李华靓,双阳区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任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2013年的村“三委”换届选举中,被选为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马场村党总支书记。十多年来,他艰苦创业,不畏艰难,没有彷徨时的止步,没有艰辛后的退缩,更没有失败后的气馁,他一心装着梦想,怀揣对父母孝顺的那颗赤诚之心,带着服务农村建设家乡的那份朴素之情,跌倒后爬起,打击后重振,失败后续行,他的智慧,他的果敢,他的坚定,使他脚下的路,越走越宽……

离开农田,走出家园,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探索创业之路。2001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家务农。繁重的农活、机械的劳动,彻底打消了他挺起家庭脊梁的自豪感。特别是当他看到父母长时间插秧后疼得连腰都直不起来的时候,心情就异常地沉重。他下决心要干一番事业,怀揣着1000块钱来到省城长春。他走过好几家用工单位,都因为工资太低,干了不几天就离开了。后来,他来到长春市朝阳区一个自然形成的市场,买了一台倒骑驴,做起了流动零售水果生意,迈出了他创业的第一步。但是他的流动水果摊,因占道经营,没多久就被取消了经营权。五个月来,虽然吃了不少苦,但他却赚了3800元钱,这在当时的农村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这次创业的成功,坚定了他在城里闯下去的决心。没事干,他就看招工广告,托朋靠友找工作,为了在省城立足,他想尽了办法。三年来,勤俭节约的他赚了9万块钱,望着存款折上的一串串数字,他心里既有苦尽甘来的喜悦,也有路在何方的彷徨?几年的城市生活,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功,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光苦干还不行,还得有文化,有本领,那样才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重返校园,提高本领,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找到致富之路。2007年,一个喜讯传到村里,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为农村有志青年上大学创造了机遇。2007年4月,一张写着“吉林省农业科技学院”的入学通知书送到了李华靓手里,手捧通知书的他百感交集,没有高等学历受到种种刁难的场景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当时他就立志做农民也要做一个有知识的农民,多年的渴望如今终于成为了现实。2008年,国家出台了“扶持农村农业机械化”的优惠政策,他敏锐的神经又一次被触动,觉得机会来了,他在家乡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农机专业队。2008年9月,他开始走家串户,进行宣传动员,通过对53户,192人次的座谈走访,统一了大家思想,确立了“推广农业机械化,统一购种,科学种田,供、产、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但是还有一部分村民认为拉饥荒投入,害怕造成损失,无法弥补,思想有顾虑。针对这种现象,他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他拿着自己贷的25万元和亲友的集资,共计140余万,先后购置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育秧设备及相关配套农机具20多台套,在村上红红火火地践行着农业机械化之路。他用自己实际行动,给还在疑惑中的村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09年,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被任命为马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同时,省“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办还把他确定为重点扶持对象。

筹建农家大院,让村民乐起来。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兄弟村相继建成农家大院,这事对他的触动非常大,马场村距离街道所在地较远,群众享受文化娱乐熏陶的时间有限,马场村不仅要富起来,更要让群众乐起来。当他把建设农家大院的想法提出后,得到了办事处党委和村党支部大力支持。经过集思广益,决定建设一个集文化院、农家书屋和合作社办公室于一体的村民活动场所。说干就干的他,开始平场地,拉沙子,运石子,打地基,一干就是十几天。就这样,一个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的农家大院落地生根了。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让村民富起来。他认为农业机械化只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前奏,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商一体化才是高潮。为此,合作社推进农业机械化后,他重点从稻米深加工入手,通过稻米的精深加工,让村民在种粮卖粮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润,从2012年开始,合作社生产的晟华贡米和晟华靓丽贡米已成功地打入北京市场。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含量,他多次请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12316农业专家,为全村群众现场传授粮食增产技术。2010年,在他的合作社又建立起了文化室、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专线,并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建立了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为农民致富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现有社员100余人,为社员及农民在合作社完成订单,为社员及农民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粮食,为社员及农民致富创造良好条件,2011年,创办了晟华农资经销公司,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优质、低价的种肥、农药,一年下来为农民节资创收约15万元。

守职不废,让受灾的群众重新振作起来。2010年8月,奢岭马场村受到几十年不遇的洪水,经过洪水侵袭,受灾面积达到250多垧,看着被大水吞噬即将收割的水稻,当时作为党支部书记助理的他心急如焚,他决定带领村民搞好抗灾自救,让受灾村民重新振作起来!大水退下去的第二天,他便踏着泥泞的路面来到街道办事处、区农业局和区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灾后自救问题,他把组织合作社党员协调个体企业捐款、捐物和利用可耕作的农田和园田地建设蔬菜基地的想法,详尽地向有关领导做了汇报,并得到了广泛支持。在区直各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利用可耕作的农田和园田地建设13公顷蔬菜基地,种植藤蒿、香菜和生菜等,解决灾民燃眉之急。个体企业为他们捐款捐物5000多元,解决了部分灾民的生活困难。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2日 15:3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