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青山在 梦就在

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 韩远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桌上摆着一本书《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薄薄的几页纸的书本里描绘了中国农民经过几千年积累所形成的蓝图。使中国农民看到了希望,也使一个青山梦就此起航。

翻开这本书,打开上次的纸折页,心中那股激动之情在瞬间奔涌而出。因为我知道,每次我打开那本书就意味着我离自己的“中国梦”又更近了一步。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我对实现自己的中国梦目标更加明确,也更有信心了。

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后面是一片翠绿的竹林,在哪里,人们一年年地寻找着生活中的希望。但是,现实中总会有一些东西将人们的美好愿望给击碎,大山给了那里的人们以希望,也给了人们难题。

“唉,要是有一条能通车的公路就好了,我们就不会整天为这为那发愁那么多了。”这是我童年常常听到的一句话,那时候还小,“车”这个概念在内心中也仅限于“三轮车、自行车”这类词。虽然也听人说过火车之类的词语,但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的小孩眼中的“火车”却是这样的:几节筒竹,穿上轮子,用一条线连起来,就是一辆“火车”了。要是给筒竹破了肚,那有了车厢。人在前面拉,“车”在后面跟着走,载着希望前进。然而,这就是九十年代我们那里孩子们的“中国梦”了—即拥有一辆“火车”。而那时大人们的中国梦则是将山里的希望给运出去。于是,从我开始懂事起也就萌生了自己的中国梦—扎根农村致富,给予家乡的父老乡亲以生活的希望。

我的家乡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山坳里。在这里没有一马平川的土地只有海拔三四百米高的梯田,没有宽广的大马路,只有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放牛娃时代的自己常常赶着牛往山上跑,在那里我设下陷阱抓野鸡、逮野兔,习惯了林间的鸟叫,也习惯了田间的虫鸣,偶尔挖点野生当归,采点野果用自制的弹弓打鸟……那是童年的记忆。村里乡亲们生活中最大的希望就是将大山里产的水果和竹笋给运出去,将财富运回来。大山里的苍翠是这里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这“世外桃源”里,苍翠的青松,茂密的竹林,还有那让人一听到就嘴馋的鲜嫩竹笋,更给了这个世外桃源独特的美景也给了村里人以自信和希望。然而,现实是岁月只是消磨了人的意志。一年年、一代代,都没有能跨越过大山,这只能用无法突破“愚公移山”精神的戏谑言语来安慰自己了,人们一度废弃了这块黄金土地上创造财富和幸福的想法,并没有人给这里带来了财富,改革的春风早就吹遍了全中国的大江南北,却似乎把这里的山山水水给遗忘了。尽管这里依然那么绿,但是这里始终没能修上一条致富路。小时候的自己喜欢自由自在地在山上跑,追朝阳,赛夕阳。记得有一次,我和一群孩子跑到后山山顶看到了汽车,我们呼喊着:“进来吧,汽车,大山需要你”。大山有肥沃的土地,有成片的果林,有苍劲的松柏和翠竹,却没有一辆车能将这里的一切给运出去,将财富运进来。但是,也就是从那时起我逐渐有了自己的中国梦。

成长路上的我曾想过长大后当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但是当有一次我的小学老师因为夜晚独自一人骑自行车滚下山坡而因此而告别了教师生涯后,我的理想慢慢的变成了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坚定信念。因为,只有路修好了,才不会受穷。生活才不会再次发生悲剧。逐渐地,在成长道路上的我知道了“大学村官”这回事,从那时起我一直的向往就是当上一名大学村官,使山里的娃也能够上的起学,坐在比较好的教室学习,老师也不必早起晚归地往学校跑了。而这一切需要的是将这里的一挑挑水果变成为一挑挑“黄金”。

后来,我终于不负山里乡亲们的殷切希望,挤过了独木桥,考上大学,成为大山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怀着乡亲们的殷切希望,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如今,我已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着自己喜欢的知识,还阅读了许多现代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相关书籍。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事业,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大山里的农民致富。只要青山仍在,那里的树还在,那里的竹林还在,那里的淳朴民风还在,那么我的中国梦就一定在。

如今,国家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正在逐步推行和实现中,其中特别地对农村经济改革的问题作了详细指导,梦在起航,有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对自己的中国梦就更有信心了。

2006年我国免除了农业税,给农民以无限的期盼之情。这些现象无一不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大重视。

我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的中国梦会飞得更高,山村的致富路会变得更宽、更平坦和更加明亮。

心若在,梦就在。青山在,梦会在,青山的经济将会更绿,新一轮改革的春风一定会早早地吹入大山将财富带给大山。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0日 16:2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