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做一个有忧患意识的梦想者

四川省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宋晓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无独有偶,乘公交车时,一段这样的对话闪过我的耳畔:

男:“孩子老师今天打电话说她最近有些懒散,周末作业质量不高。”

女:“你还说,这两周你光顾着喝酒,什么时候管过她。”

男:“我喝酒是为了谈生意,你天天打麻将为了啥?”

女(表情透露出不满,却用娇滴滴的声音说道):“哎,老公,你看你挣那么多钱不就是让我们母子俩好好享受生活的嘛,你多伟大呀!孩子上学挺辛苦的,你说我们妞儿长得那么好看,我们家境又那么好,她这一辈子都花不完了,你着急什么?人生,不就是为了享受的吗?”

男:“那倒是,妞儿挺优秀的,以后也不愁找不到工作,嫁不出去,在学校里学的那些知识也不一定用得上,她玩得好,过得开心最重要,不过你还是多用点儿心在她身上。”

……

这样的对话骇人听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富起来了一大批人,也有许多人度过了温饱线,奔上了小康的生活,人们在安居乐业的时候不再追求梦想,人们在享受安逸生活的时候忘记了许多的国耻家恨,也忘记了孟子曾经告诉我们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中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拥有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在困难面前会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甚至导致灭亡。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也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言下之意,富贵福泽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求的愿望。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接受的。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人们都希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孟子却说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不愿贫贱忧戚,张载却说这是“玉汝于成”,帮助你成功。

孟张二人的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不是康庄大道,即使别人为你打下了江山,为你积淀了财富,你还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不如意之事者,十之八九。”难道前有钱、有权人家的儿女就不会遇到困苦挫折?我们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锻造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部中国历史,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这种精神,完成了撰写《史记》的伟业。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每一个名垂青史的仁人志士,无不是有着忧患意识的梦想者。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梦想在哪里,同时也很清楚自己的梦想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正是对梦想的执着与时时警醒自己的危机意识,让他们的梦想变得更切合实际,让他们实现梦想的决心变得坚定不移。

眼下,我们国家总体处在安定发展的时期,安乐的成长环境,使我们中的多数人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对挫折困难的适应能力较差的弱点,有的甚至只因一些细小的挫折而犯罪或者自杀。针对这种情况,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提倡自觉磨炼的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

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我们在展望“中国梦”成为现实,在以“实干兴邦”的精神践行中国梦的同时,心中应牢记各种危机带来的忧患,切记民族复兴需要忧患意识,社会发展需要忧患意识,实现自身价值需要忧患意识!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3日 16:5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