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山沟里的最美村官

四川省自贡市组织部 詹剑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龚东梅向村内养殖户讲授养殖技术

龚东梅向村内养殖户讲授养殖技术

泥泞的乡村小路,她如走城市大街;炊烟缭绕的农家大院,她常来常往嘘寒问暖。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她已褪去了娇气与稚气,增添了成熟与稳重。她,就是龚东梅——扎根荣县墨林乡5年、倾情为民办实事近200件的“山沟里的最美村官”。作为一名年轻共产党员,她一心为民,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她积极创业,带领群众共奔小康。2009年,她组织成立了荣县墨林乡欣益养兔专业合作社,为村民的致富路筑下了新路基;2011年,她成立了自贡市润江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为村民的幸福路扬起了新风帆。她的先进事迹多次被中国青年网、四川日报、自贡日报等媒体报道,先后获得“荣县优秀共青团员”、“荣县大学生创业优秀奖”等表彰和奖励。

“翻译官”到“小村官” 用执着诠释乡情

出生在荣县望佳镇的龚东梅,从小就是听话勤奋的好孩子:2004年考上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前夕,在昆明找到了一份有着良好工作环境的翻译工作,月薪3000元。父母很高兴。可是,龚东梅总想着家乡。每当她走在宽广的街道上,看着灯红酒绿的大都市,总是不禁想起家乡泥泞的田间小路和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她记得,在望佳镇那片田野里,很多亲戚是农民,过着不富裕的生活。“我能不能去改变他们的生活呢?”一个小小的想法,逐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经过好几个月的周密准备,2008年7月,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悄悄回到荣县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并以优秀的成绩被录取。2008年9月,她到墨林乡大石门村就任村主任助理。看着熟悉的农村,听着熟悉的乡音,她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感受到了为“三农”服务的巨大动力。“墨林,我要在这块黑土地上,与乡亲们一起栽满幸福之林!”龚东梅心里一遍一遍的说着。

“门外汉”到“贴心人”  用真情拉近距离

刚到墨林的时候,乡亲们并不信任龚东梅。“县城里长大的小丫头能做什么?”在他们眼里,大学生村官不懂农村,说不定隔几天吃不下苦就跑了。面对怀疑的目光,龚东梅却在寻找拉近彼此距离的办法。9组蔡国祥家,进入了她的视线。蔡国祥的大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长期服药,每月医药费要花2000多元,还有一个读幼儿园的小儿子。夫妻俩靠种地为生,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怎么能让蔡国祥家增收?”龚东梅想,蔡国祥夫妻年龄不大,有劳动力,帮他们买点种子,送点玉米和豌豆尖种植,效益应该可以。想法很快变为行动。龚东梅自己垫资800多元为蔡国祥买了12亩地的玉米和豌豆尖种子,还免费送牛粪到田间做有机肥。在她的帮助下,蔡国祥专心种菜,家里经济状况逐渐好转。今年,菜地的纯利润达到2万多元。能吃苦、不怕累,龚东梅慢慢和乡亲们打成了一片,大家遇到事情也愿意给她讲。在龚东梅的日记本里,记录着她为村民办实事的点点滴滴。5年来,她先后参与纠纷调解60多起,走村入户开展种养技术指导120余次,为蔡国祥这样的贫困村民办实事10余起,还带动了60余户村民发展养殖业。

“小跟班”到“带头人” 用实干实现梦想

从到大石门村那天起,龚东梅就在琢磨如何用知识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而要让大家信服,先得自己干出点名堂。跟着老支书在村里转悠了几天,龚东梅发现村里草源丰富,却没人搞养殖业。于是,她用全部家当——父母给她的2000元钱,办起了养兔场。“刚开始真的很苦。”龚东梅还记得,由于缺乏技术和对兔子生长特点不了解,2000元启动资金很快打了水漂。村民们议论纷纷,一点不看好养兔前景。咬咬牙,她决定坚持下去。经过半年努力,龚东梅在养殖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饲养程序,从饲料到养殖再到销售也有了一套完整的模式。她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养兔场达到种兔500只、存栏6000只的养殖规模。2009年11月底,她成立起荣县墨林乡欣益养兔专业合作社,开始为社员免费提供包括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扶助,产品销售的全套服务。她在村民心中,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黄毛丫头了,而是一个能带领大家致富的村干部。很快,养兔专业合作社带动起50户农户,辐射范围到旭阳镇、双古镇等5个乡镇,年销售收入达到40万。两年前,通过市场调查,龚东梅又做了项目转向——成立养牛场。之前养兔场的经营、销售模式,也成功移植到养牛场中。2012年,养牛场出栏第一批肉牛50头,纯赚了10多万元。为了让村民养牛增收,龚东梅联系了弘鑫牧业与农民合作开展肉牛代养。由公司提供统一的技术服务、饲养培训,统一回收。平日里,她走村串户,把自己学到的养牛技术手把手传授给村民。如今,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已有13户农户开始养牛,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4日 14:5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