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创新土地改革 承起中国梦想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高晓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过去,土地承载着我们温饱的梦想,吃得饱,穿得暖;现在,土地承载着我们富裕的梦想,吃得好,穿得靓。一片片黄土地、黑土地上,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变的追求——在这片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上,建造一个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生态良好的强国,这就是中国梦。

土地总是人们追求理想绕不开的一道坎,在古代,王朝的每次繁华离不开土地制度的创新,王朝的历次衰亡,也离不开土地制度的崩溃,无论是黄巢的天初均平,还是闯王的均田免粮,无论是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还是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都在围绕土地创造他们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更是以土地为本,率先在革命区进行土地改革,红军时期依靠“打土豪,分田地”,建设了革命红区的星星之火;抗战时暂停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军实行了更充分的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新中国建国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得到自己的土地,巩固的内外交困下的新政权;十一届三中全会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土地制度演变发展的历史,共产党的成就正是土地制度改革的结果。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土地这一资源,才能承起坚实厚重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是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和谐统一的梦,梦不是空谈,而要实干,梦不是空想,而应具体,具体到土地制度上去,趟出一条符合当下发展实际的土地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过于严格的承包制却已经开始束缚农村生产力更高层次的提高;城乡土地二元体制,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却在当下成为城市化更进一步的障碍;土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但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决不能碰。我们既要保护土地资源,又要让土地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这一系列的矛盾,彰显了土地改革的艰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土地改革进行了描绘,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经营体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一情景,仿佛建国初期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仿佛小岗村18个农民的创新壮举,土改,必将是未来国家改革的重点,将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每一名国土资源干部,都应该担负起实施国家土地改革的重任,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探索具体方法,认真执行改革方案,保资源,保发展,保红线,保权益,撑起中国梦的万里蓝天。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7日 11:3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