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幸福如歌也如梦

四川省雷波县民政局干部 余忠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有位民间老歌手,唱了几十年,没有荣誉, 也没有收入。但他坚持着,很陶醉,很享受,很给力。他每次高歌都有听众,劳动的人们也停下手里的活,赶路的青年男女驻足,领略他自编自演的“节目”。

老人他不需要舞台,他的舞台天然而成,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舞台。他也不需要服装和化妆,从来就是纯“天然”;他不需要音响等设备,他的音响就是他那张嘴。他不需要排练,信手拈来,脱口而出。

他甚至不需要宣传。那年有个大地方来的记者要采访他。他却躲进了深山老林里。

年轻时,他的歌声醉倒了不少少女,激励了不少男儿,快乐了不少老人和孩子。如今都80岁了,还在自编自唱,乐此不疲。有个永盛乡出身的研究生,花了3年多时间,把他的歌整理出来,作品译成了日语、英语等流传海外,他却仍然过着平静淡薄的日子。当那位研究生给他送来报酬时,他却分文不要。他说:“我已经从唱歌中享受到了快乐。”

我曾经问他:“你唱歌是为什么?”他说:“唱歌让我感到很舒服。把心头想的唱出来比收了庄稼、杀了年猪、娶了媳妇还快乐。”

我有些明白了,老人不要结果,只求过程,过着超然的人生。这就是他的美,这就是幸福,这就是他的梦。

马湖边上多才子。有个老农,今天已经作古了。每到马湖,我就会对他肃然起敬。80多岁了,还自费出版古体诗集。他写了几十年,连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那么困难和危险,也从来没有停歇过。从他送给我的诗歌集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美德,那是一种对目标追求的执着,那是一种超然于物欲的精神品质。

现在,马湖边上的那群“词曲作家”,作品以《马湖之声》印出来无偿送人。雷波老年协会的老年人唱歌、跳舞都喜欢使用他们的作品。他们没有报酬,还往里倒贴钱“出版”,倒贴时间教唱歌曲。他们听到他们的作品在当地人中间传唱、表演,觉得做了件了不起的大事情,快乐、幸福喜形于色。这就是他们的报酬。

马湖边上那群“出版”《马湖文艺》半年刊的人们,他们有的是退休教师,有的是在职干部,多数是些农民。他们团结了雷波一批文艺爱好者,“发表”作品,反映生活,书写家乡变化,感悟人生。他们以海孟协会为载体开展文艺活动,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追求过。

我认识一位美女“作家”。她小时候很不幸。今天,工作单位又不好,工资收入只有我的四分之一,每月千把块。但她放得下钱的诱惑,兢兢业业地,孜孜不倦地追求散文创作。最近在报纸上我读到她写的《人生如蚌》,意味深长。苦难、不幸创造了绚丽的人生。虽然她的散文没能在文学类杂志上发表,也没在级别高的报刊出现(或许是我没发现),但她不停地在追求着,像一位赶路人,只要不停下来,不往回走,就总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

有一位家在成都的“老板”,对我们来说,他的钱已经够多的了。但他跳进了钱罐罐里,拔不出来。整天痛苦于自己钱还比不上别人多。最后,娃儿吸毒,女儿当“小姐”,老婆出走,自己穷得来就只剩下钱了……看来,钱是好东西。但没了亲情,没了快乐,没了友情,没了梦想,钱还有价值吗?如果他有半点像歌者老翁那样的洒脱,岂不很幸福?

幸福如歌也如梦。那位80岁老人的歌声还在苍劲地唱着;那些“作家”还在如痴如醉地创作……只要快乐了,就是幸福!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7日 11:4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