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爱在心中 路在农村——一名基层通讯员的中国梦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十里镇人民政府 马明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题记

转眼间,在岷县十里镇政府工作已经两年。感受走过的点点滴滴,大学时代的懵懂、青涩已经被农村的艰辛和单位的日常事务变得自信、稳重,少去了性格中的吹吹嘘嘘,多了份对事物的求真务实。

回首这些,我不得不感恩,是写作让我变化之大……

作为一名90后的党员,在计生、灾后重建、社保等不同岗位工作过的我,面对不同的工作任务让我对服务农民有了更深的认知,对农村、农民产生了浓浓的热爱。于是我想记录,在工作之余用文字去记录农村的新气象、新面貌,记录农民身上的真、善、美,记录基层干部的艰辛和快乐。

这成了我的中国梦,一个基层干部最真切的梦想。

从2012开始,我不断的给《甘肃日报》和《定西日报》投稿,但是一篇篇稿件发过去如石沉大海,了无音讯,一篇简单的新闻稿子改了20多遍,都无法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蚕食了我本就单薄的信心,我不敢动笔了,想起写稿就头疼,当初的梦想成了我对自己的笑柄,我陷入了工作以来最大的低迷期。

就在我对自己将要失去信心的时候,《甘肃日报》的一位编辑发邮件告诉我,说我写的稿子能用的价值有,就是过于文件化,文章一定要接地气,并且真诚的对我提出了许多的意见和指导,叮嘱我要充满信心,持之以恒,要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

编辑老师的话如春雷惊梦,使我重新调整自己、认识自己。

针对编辑老师的指导,我阅读了大量的通讯稿写作的资料,对中央提出的“走、转、改”进行了认真的领悟,同时对自己的写稿思路和方式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并且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练习。始终记着编辑老师的一句话:把眼光放到村社,用农民的话来写稿。

2012年10月17日,一个在普通不过的日子却在我生命的色彩里留下浓重的一笔,我写的通讯稿《岷县十里镇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登上了《甘肃日报》。虽只是短短的近300字,但能在省报登出,我的内心被强烈的喜悦冲击着,我丢掉的自信又重拾了回来,我在梦想的路上努力着。

编辑老师继续鼓励我:多观农村风貌、感知农民冷暖,一个优秀的通讯员要用真心去发现身边的大爱。镇领导也经常给我打气,发挥自己的特长,将大学生的素养在基层展现出来。我备受感动。

作为一名回族干部,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我写了篇《寺上村里日子甜》,以此表达了岷县十里镇寺上村回汉群众通过十八大和“双联”行动团结互助、努力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感人画面,得到了编辑老师的肯定,说很有代表性,2013年1月6日登上了《甘肃日报》。

紧接着,我又写成了《农家书屋书香飘》、《“一号文件”暖民心》分别被《定西日报》登在了2013年2月28日和3月11日的“新闻特写”专栏……我的通讯员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近两年的基层工作,让我见证了农村和农民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我用笔、用心、用爱记录着这喜人的点点滴滴。工作以来通过《甘肃日报》、《定西日报》和中国甘肃网刊登通讯稿40余篇,通过镇党委的具体工作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将十八大和“双联”行动等有声有色的表现了出来,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日报网、农业部等多家官方媒体所转载,更重要的是我光荣的成为了两个报社的通讯员。

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艰辛的写作让我在农村感到了快乐和充实,看到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气,我心中高兴的血液在热情的流淌,我深爱着农村、深爱着农民、深爱着我的写作。

生活从来就不会主动地眷顾任何人,只有能与生活互动,才能得到它的赠予。

选择农村工作、选择记录农村。我的中国梦,当启程已经开始,就没有了放弃的时候,对于有毅力的人,成功与他就只是一层纸的距离,而失败者往往就差那么一步。

付出、努力、汗水都不会白流,因为党员的党性要求着你,因为农民在见证着你。争做一名优秀的基层通讯员,我的中国梦就是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将基层火热的生产生活画面反映到版面上去,能够更好地展示各族干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取得的成绩和农民在十八大的引领下走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8日 13:5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