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爱家 爱岗 爱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一团电视台 贾燕燕、李小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993年,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举家从河南来到了新疆兵团,既是为了响应党中央支援边疆的号召,也是过够了老家那三分薄田、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爸爸是一名中共党员, 一名从新疆伊犁退伍的军人。他说新疆地广人稀,到处都是荒地,去了那里再也不用为争夺地边跟人吵架了,妈妈憧憬着在新疆的幸福生活欣然前往。

来到兵团后,我们一家被分到了八十一团七连。那时的日子不能用简单的一个苦来形容,一家五口挤在仅有十来平米的土块房里,全家的经济来源都指望着承包的60多亩棉花地。

回想起那时种植棉花,从播种到秋收,基本靠人工,尤其是还需要人浇水打埂子。每浇完一次水,爸爸就像从泥里爬出来的一样,筋疲力尽的回到家里,由于不懂种植管理技术,棉花产量很低,加上那时候棉花价钱也不高,一年到头有时还挣不够我们三姊妹的学费。因为没钱雇人干活,爸妈每天天总是披星戴月,家离棉花地大约五六公里,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步行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才能达到,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中午基本上都不回来,我们三姊妹也不得不跟着挨饿,饿了我们就只能啃馒头,几年下来,我啃馒头快啃疯了,终于我在7岁那年,被迫学会了做面条和炒几样简单的菜。

妈妈为了给我们姐弟三个改善伙食,独自来到十几公里外的地方捡麦穗,由于没有车子,妈妈中午也不能回来,饿了也只能啃干馒头,渴了就喝口排碱渠里的碱水,嗓子都哑了,就为了我们能吃上一顿肉。

馋嘴的弟弟想吃糖,在一片园子里看到了蜜蜂,于是抓着一只吃蜂蜜,结果被蜜蜂把嘴蛰成了香肠。小时候的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一家人相互扶持着、关心着,我们过得很幸福。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建已经整整20年了。

20年,让爸爸从年轻小伙,变成了小老头儿;让整天哭闹的我们,变成了中坚力量。

20年,弹指一瞬间,我目睹了团场从小到大,经济从弱到强,环境从恶劣到优美的变化。

当初,仅有几排土块房,处处盐碱地的连队,已经成为历史;如今,职工开着小汽车种地,没事上网游戏,这些早已不是新闻。

蓝色的屋顶、红色的围墙、太阳能路灯,平坦的通连公路直通家门口,家家户户住“别墅”,这是我们职工生活的真实写照。

团部也从最初的一座三层老楼,发展到高楼林立,95%的职工都住进了楼房。小高层、别墅、商业街更是把我们的团场打造成了西部边境上名副其实的一颗璀璨明珠,一排排整齐的门面房,从服装、餐饮、家电、五金应有尽有,足不出团就能满足衣食住行的全部需求。新建占地1800多亩的巩哈泉生态园成为职工休闲娱乐的又一好场所,农闲时职工三五成群的在这里聊天、嬉戏,夜晚的八十一团灯火通明、霓虹闪耀,你很难相信这不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20年,得益于兵团的好政策,我家也早已脱贫致富。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吃的不再追求吃饱,而是吃好,吃健康。今年,我家搬到了团部,住上了享受国家补贴政策的小高层,与城里人相比,我们的生活没什么两样。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6日 13:5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