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三个时期的梦想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地区办事处城管队 刘立亚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心中就会充满阳光,有梦想生活就会充满希望,有梦想就会激发前进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二十世纪中期的梦想——有饭吃,能吃饱

我的爸爸是1946年出生的。他的童年是在粮菜短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下度过的。听奶奶讲,那时我家是大家族,几辈人在一个大院里吃住。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家人用当时最好的饭——烙饼来招待。客人走后,剩下半张饼,大奶奶给他亲生儿子吃,没给爸爸一点儿。四岁的爸爸看着哥哥美美的吃饼,自己却吃不着,急得大哭大闹。没想到哭闹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惹恼了大奶奶,她狠狠地骂道“把老狗踢出去”。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含泪将爸爸抱了出去。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里很少有吃的。冬天,能吃的东西只有白薯、糠、豆腐渣等,最困难时连玉米骨头、榆树皮都粉碎了吃。春夏秋季还好些,有野菜、树叶吃。喝野菜粥,吃树叶、白菜根、发霉变质的食物是常有的事,和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里演的伯延公社的村民一模一样。

那时,人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有饭吃,能吃饱。

二十世纪末期的梦想——随便吃,能吃好

我是1972年出生的,虽没经历过吃糠咽菜的日子,但在儿时的记忆中,吃饭还是有难度的。我老家在平谷农村,那时还没有分田到户,粮食亩产只有三四百斤,一家6口的口粮主要靠父母挣工分。上小学时,早上根本没有早餐吃,中午大都吃玉米饼、白薯;晚上喝玉米粥。只有逢年过节或来了客人,才能吃上一顿烙饼、饺子或面条。青菜除萝卜、白菜、豆角、韭菜等大众菜外,基本上就是腌萝卜条、咸菜。因为没钱买菜,每家每户都盐一大缸咸菜。零食更别提了,就算家里有点钱的,也只是吃糖果、冰棍、糕点之类的。那时,我家里生活条件差,根本没钱买零食,连学费都是拿鸡蛋去供销社换。但不论多苦多难,我们这辈比父辈强多了,起码有饭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北京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记得我上五年级时,爸爸到城里打工,挣了点钱,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我们兄妹三人的伙食。妈妈每天都早早起来煮挂面汤。那时候,大冬天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挂面汤,简直是太幸福了,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上初中后,也就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村里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自己种上了小麦、玉米、白薯、小米、大豆等农作物和韭菜、豆角、大白菜、萝卜等蔬菜。虽然不能天天、顿顿吃大米、白面,但至少一天能吃上一顿细粮,逢年过节还能吃上一顿肉。那时,我特盼着过年。因为每到大年三十,爸妈就会早早起床煮肉、灌肠、炸丸子……之后,做上一顿丰盛的午餐,有菠菜拌粉丝、炒蒜苗、炒芹菜、猪肉炖粉条等好多好吃的菜,晚上还能吃上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幸福不言而喻。

1993年我到广州上大学。1997年毕业回京后,我发现北京的变化更大了。以前只能在南方吃到的芒果、荔枝、菠萝、椰子等热带水果和空心菜、蒿子秆、油麦菜、香葱等南方蔬菜,现在在北京随时可买;榛子、碧根果、大杏仁、开心果等高档干果也走入了平常百姓家;更别说反季节蔬菜、水果了,即使在飞雪的冬季,照样能吃上红彤彤的草莓、绿油油的黄瓜、水凌凌的蔬菜;糖果、糕点、早点等食品和牛奶、咖啡、果汁等饮料品种繁多、数不胜数;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文化也为中国食品市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十一世纪的梦想——均衡吃,保健康

进入21世纪以来,物质生活更加丰富,菜场、超市、早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市民可以随意购买。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问题奶、地沟油、注水肉、饲料鸡、人造蛋、农药菜……也在不断的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因为经常食用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及膨化食品、激素食品、有问题食品,轻则食欲不振,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重则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脂肪肝、糖尿病、性早熟、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为了健康,我们要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目前,大部分普通市民已经认可无公害蔬菜、有机食品等绿色、健康食品;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也重返餐桌;下馆子、上饭店、叫外卖更成为一种时尚……但是,虽然日子富裕了,我们的作风却不能变;时代发展了,我们的传统却不能丢。我们应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避免重蹈覆辙,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10:5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