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敬业奉献 造福一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委组织部 李文孝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田长明(右一)在检查合作社农机具以备入库

田长明(右一)在检查合作社农机具以备入库

危难之时接重任

自治村地势低洼,十年九春旱,夏涝早霜自然灾害频发。处于自治水库下游的2000多亩耕地几乎年年受灾。全村864户2912口人的收入来源单一,农户主要靠种植大豆、玉米为生,粮食亩产百十来斤,人均收入不足百元,只要是有点头脑的都投亲靠友外出谋生,村书记换了一茬又一茬,贫穷落后的状况始终没有改变。1994年9月,新上任的镇党委书记第一个想到刚刚转为正式党员的田长明。在书记办公室,田长明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表示坚决不敢接此重任。镇党委并没有放弃,第二天一早书记亲自主持召开自治村党员大会搞民主推荐,结果田长明的票数最高。在党委和党员的双重选择感召下,田长明接过了烫手的山芋。面对村里的经济状况和群众的思想状态,田长明寝食难安。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田长明琢磨出了道道儿,认为自治村要想快发展,必须走多业并举之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

在外地“以稻治涝”经验启发下,田长明带着支部一班人,在全面分析掌握村情的基础上,决定走发展水稻和多种经营为主的脱贫致富之路。田长明把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上掌握的信息,通过村屯广播和电教设备进行播报,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在“三会一课”上,认真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多次聘请县、镇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邀请种稻大户传授经验。为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种稻热情,田长明率先把自家15亩旱田改成水田,与家属一起建育苗大棚、平整土地、打田梗,软磨硬泡把镇政府的农业技术员“困”在村里蹲点指导。秋后算账一对比,水稻亩均效益比大豆高出300多元。在效益的拉动下,更多的农户加入种稻行列,全村水稻种植面积由刚刚起步的不足300亩迅速发展到3000多亩。水稻种植的推广成功,更加坚定了田长明利用水库发展经济的信心。2000年,动员全村党员集资80余万元建起了可存栏10000只大鹅的养殖场,购置30万尾鱼苗投入水库,并在水库北侧避建500亩的苗圃一处,重点培育杨树苗和樟子松苗。自治村逐渐形成了水上养鹅、水中养鱼,坝下种稻、沿岸育苗的立体开发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自治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明显改变,到2001年村集体积累达330多万元,固定资产1100多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4800元。

锐意进取谱新篇

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里的条件好了,田长明的奋斗目标也提高了,他把眼光瞄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合作社上。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怎么办?田长明挖空心思四处寻找合作伙伴。一次村民家中的闲谈,田长明了解到六几年随父母下放到本村的老岳家哥俩出息了,不但成立了公司,而且产业涉及采煤、房地产等多个项目,据说资产得有几个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田长明欣喜若狂,赶紧找岳氏兄弟的联络地址。几经周折找到秦皇岛,与村里的老会计在公司门口守了四天三夜终于见到了卓建房地产开发责任公司老总岳国良。得之来意后,岳总沉默许久,最后的答复是考虑考虑,等待消息。在小旅店苦苦煎熬了近一周,才得到岳总准备回村考察的消息。半月之后,田长明与全村群众盼来了“财神爷”。一番考察,岳总当即表态出于回报当年全村为哥俩提供“百家饭”的养育之情,出于全村人对田长明一班人的信任,先期投资7000万元,帮助村里建设新型农民住宅小区——德润社区。社区建设过程中,田长明365天吃住在工地,只有在妻子送换洗衣物时才能见一面。近三年时间,自家粮食产量不及村民的三分之二,180多斤的体重降到了130,卧病在床的父亲由妻子一人照顾,衣带渐宽、有负亲人换来的是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的12栋新型农民住宅楼的如期建成,配套的商服楼、幼儿园、卫生所,水、电、取暖、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附属设施的一应俱全。新楼建成,田长明与普通群众一样以正常价格购买,没占一分钱的便宜。看到投入的7000多万每一分都花得明明白白,每一分都用在了刀刃上,卓建公司又先后追加投资5000多万元,帮助村里建起了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依托吸收周边4个行政村1094户农户,组建了经营面积为60000亩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几年来,每年每亩分红都达到450元以上,出现结余时村里和企业一分不留进行二次分配。合作社不仅实现了跨村跨乡发展,还吸引接壤的黑河地区北安市石泉镇的30多农户将5000余亩土地入社。2013年,合作社又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2.8万平方米的库房和场地,还完成了周边道路的硬化改造,并修通了5.5公里通镇柏油公路,一举成了名副其实的“龙江第一社”。为促进德润社区持续健康发展,田长明凭借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凭借为卓建公司打理巨额投资获得的充分信任,吸引企业将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投放到社区,先后建起千头牛场1处、存栏500头的养猪场1处、存栏200只的特色梅花鹿养殖场1处,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300多名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脱下黄胶鞋,穿上工作服成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养殖工人。仅养殖业一项,年创产值就达1000余万元。截止2013年11月末,全村经济总收入接近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0000余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并获得了国家级生态文明村称号。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7日 10:3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