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福建省龙岩市委组织部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华锦先向来宾介绍竹席生产情况

华锦先向来宾介绍竹席生产情况

培斜村地处新罗区西部,距中心城市20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和远近闻名的“竹茶之乡”,是省、市、区三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现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95户725人,党员39名,其中女党员9人;耕地860亩,林地1.4万亩,种植茶叶1500亩;各类大小企业56家,其中竹制品加工厂42家、茶叶加工厂10家、其它企业4家,201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2.6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49万元。

培斜村能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有一个好支部书记——华锦先。他自1996年10月起任培斜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通过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团结带领班子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把握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闯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之路,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把一个省定贫困村发展为一个“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党员带头发展劳动密集型竹席产业,摘掉贫困帽子。早在1993年,华锦先了解到邻近的江山乡生产竹凉席能挣钱,参观考察后认定这是一个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自筹3万元办起了全村第一家竹凉席加工厂,当年便产生了效益。随后赖佳明、赖荣辉等一批在外谋生的党员纷纷回村兴办竹凉席厂。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带领村民发展“三个在外”(原材料、雇工、市场在外)的竹席产业,至1996年全村已兴办63家竹席厂,寂静的山村呈现一派生机。早期分散的家庭作坊式加工厂各自为战,经不起市场的风吹浪打,1997年村“两委”决定将家庭小厂进行整合,成立了培斜村竹凉席有限公司,注册了“天然”商标,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对全村竹席厂实行原材料、规格、质量、办证和销售“五统一”管理,竹席产业从此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为引导竹席加工业转型升级,村里投资兴建了标准化厂房,低价出租给村民,使村民得以用较少的投入上新项目,抢占市场先机。2008年至2010年期间,新建标准化厂房20000平方米,促进了竹制品产业规模化生产,2009年“天然牌”获得著名商标。此后,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村里全面制定并实施了竹席业“创品牌、拓市场、讲质量、上规模”发展规划,引导村民对竹席产业进行更新换代和扩大再生产,形成了目前全年生产门帘席100多万床的规模,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南北大中城市,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竹席市场的“领头羊”之一。村里现有1000多外来人员长驻务工,最高峰时达3000多人;竹业还辐射带动了周边11个乡镇115个行政村,解决就业人口1.5万人。

“支部+协会+农户”发展高优农业产业,经济提质增效。竹席产业蓬勃发展之时,村“两委”居安思危、富而思进,致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后续产业。2003年初,村党支部书记华锦先在漳州华安县仙都镇考察发现当地种茶效益好,于是决定利用本村海拔高、土壤好、气候适宜等优势,从仙都引进茶苗率先试种20亩,当年采摘加工后平均每公斤卖到300元。在他的带动下,一股种茶热潮在全村兴起。村民们纷纷从安溪、华安等地引进优质铁观音、丹桂等茶苗,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无公害高山茶;不断完善茶园道路和自动喷灌系统等附属设施,有的村民还到邻村甚至到周边乡镇租地种茶。为促进茶业健康发展,在分析竹席产业与茶叶产业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村党支部推行“支部+协会+农户”模式引导帮助茶农。2004年初,成立了培斜村茶叶协会,之后又成立了茶业专业合作社,将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茶农和茶商组织起来,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定期组织技术培训、聘请茶叶专家驻村实地指导,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房提供加工服务,同时利用竹席销售渠道,拓展茶叶市场。目前全村已建茶叶加工厂10家,申请注册了“小池牌”商标,茶叶种植面积1500多亩,茶叶年总产值达1500万元。为提高农业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2010年引进了福建兰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兴建标准化厂房,规模化生产蛹虫草,就地解决农村劳动力50余人就业,产品年产量达15吨、产值达300多万元,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30日 12:4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