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群众关心的 就是我要干的

云南省迪庆州委组织部组织科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和勋查看玫瑰花圃生长情况

和勋查看玫瑰花圃生长情况

和勋,一个初中文化的基层干部,在雪域高原与世隔绝的藏族山村,用共产党员的热血与真诚感动乡亲,用对乡亲的亲人情怀带领全村群众创造了行政村全镇个人存款第一、几十年无一起治安刑事案件、生态围栏经济全县驰名、种养殖产品享誉城乡的深山和谐小康村。个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省农村乡土拔尖人才、云南科技致富带头人、云南省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巴珠村坐落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腊普河流域的深山密林之中,村民99%都是藏族,是一个藏族聚居的山寨。近年来,在和勋的带领下,该村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该村是塔城镇存款最多的行政村,户均存款17000元以上,成了塔城镇名副其实的“首富村”。说到巴珠村这些年的变化,藏民们都把一个人挂在嘴边——他就是村党总支书记和勋。

艰难探索,他用藏族汉子的坚韧书写信念

在久远以前的巴珠村,是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只有一条小路连接外界,村里到镇里要走4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发展程度非常低。和勋就生活在这里。他是一名特别能吃苦的藏族汉子,打小就爱学习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自小心里就盼望着改变村容村貌。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他成为了致富带头人;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他始终不渝地践行党的宗旨,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实践中深孚众望,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被县科技局聘为科技辅导员。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破格提拔为塔城镇副镇长。

2001年村级体制改革后一直至2010年,和勋连续四届当选村委会主任,可见威望和群众对他的信任。“我来自群众,我永远是群众中的一员。为了群众、服务群众是我当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追求。”这是和勋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执着的信念和追求。“群众关心的,就是和勋要干的。”巴珠村7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和国正说:“要是没有和勋这样敢于较真的共产党员,就没有巴珠村的绿水青山,更没有巴珠村今天的绿色经济。”和勋担任村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职务后,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凝聚村“两委”班子集中群众的智慧,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巴珠村的发展思路中:夯实道路交通、农业、生态、科技教育基础,走生态立村、文化兴村、产业强村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以巴珠土鸡、巴珠蜂蜜、巴珠中药材、巴珠木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为了实现发展思路,和勋培养和发展了一批思想积极,有一定技术能力,创新意识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骨干,结合村情,以这部分党员骨干为主要成员,成立了4个特色产业党小组(药材产业党小组、经济林果产业党小组、畜牧产业党小组、生态保护党小组),各小组长分别由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药材种植经验的党员担任,在完成党组织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探索。广大党员也有了带头(领)致富,带头(领)维护稳定,带头(领)保护生态的舞台,促进了全村发展稳定。为了帮助群众转变观念,2006年以来,和勋先后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科技示范户到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维西县永春乡拖枝村、保和镇豪猪箐等地参观学习。学习归来后,和勋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宣讲学习经验和体会,教育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脱贫致富奔小康。

大展手脚,他带领群众走出巴珠特色产业路

集体经济薄弱是迪庆面临的发展大问题。迪庆州委着眼于加快发展步伐,提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党员“三带”培养力度的工作思路。和勋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带领党总支抓好党员“三带”工作,把党员引导到带领群众致富、带头致富上来。结合巴珠村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实际,把人工种植培育野生中药材作为可持续发展资源,并把产业结构调整当做重点工作来抓。2006年,在县扶贫办的扶持下,和勋购买了当归、木香、白术、桔梗、虫蒌等药材种子,他鼓励和支持勇于创业和积极创业的党员,并无偿将种子提供给他们进行试种,当年种植面积达150亩。2007年,和勋大胆筹资将种苗全部收购后,继续无偿提供给自愿种植的农户,种植面积扩大到340亩。同时还聘请了村内具有丰富药材种植经验的老同志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村民骨干和代表98人外出参观、考察和培训,在2013年举办各种培训技术会4期,达680人次。到2013年药材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实现收入80万元,其中当归一项可收入30余万元。目前,野生药材人工培育户达200多户,直接受益人口达1100多人。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0日 16:5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