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大山深处的坚守

福建省南平市委组织部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李仕银灾后率领村民清理公路

李仕银灾后率领村民清理公路

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地处匡山腹地,森林蓊郁,古木参天,奇岩怪石遍布,峰峦云缠雾绕,山涧飞瀑流韵。可是谁又能想到,拥有数万亩原始森林的匡山在20多年前险些成了荒山。20多年来,围绕保护这片原始森林所发生的故事数不胜数,而这其中,双同村党支部书记李仕银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封山育林,守好青山绿水

1959年8月,李仕银出生在双同村。村民祖祖辈辈靠山吃山,过着清苦的生活。上个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下,一些村民打起了经济算盘,伐木烧炭、砍树卖钱成了他们村民致富的方式。

“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村民就天天在山上砍柴。那时候有些山头已经被砍光了,石头都露出来了。”说起当时的情形,李仕银记忆犹新。

1979年,李仕银担任生产队组长。1984年,他被推选为村委委员兼护林员,当选村委委员后不久,他就和村委决定封山育林。在这个几百年来靠山吃山的小山村里,封山可是件大事。一开始就阻力重重。

那时村民的生活主要靠烧炭和卖木材,很多农户家里都有炭窑。一个炭窑烧500公斤木炭,大约需要5000公斤木材,成本高得惊人;另外,一些村民砍伐木材直接卖到山外。这两项收入成了村民生活的主要来源,而封山则会直接断掉村民的财路,但是,李仕银知道,山林是双同村子孙后代永远的财富,不能毁在他们这一代人手里,封山育林是当务之急。

“当时,我对村民讲,以后坚决不能再上山砍树,只有村庄环境改善了,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状况才会得到改善。”李仕银回忆说,当时村民并不认同,而对他来说,做通自家兄弟的工作就颇费周折。

原来,李仕银的哥哥李仕祥家当时也以烧炭为主要的生活来源。李仕银劝说他的哥哥将炭窑封掉,支持村里的封山育林行动。

他哥哥对李仕银说:“你别给我说这些!我不懂什么封山育林!反正烧炭能赚到钱,不让烧炭,钱从哪里来?”

几次三番的劝说仍然无效,李仕银大发雷霆,说:“这些山林,不能烧就是不能烧!”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8日 14:5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