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以身作则树典范 争创佳绩共致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海力力•艾尼讲述对党和新生活的无限热爱

海力力·艾尼讲述对党和新生活的无限热爱

在群山环抱的阿湖水库上游的山谷里,一片片、一排排枝繁叶茂的白杨树、沙枣树,给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在这片树林深处,住着一户农家,主人是一位年过花甲,人称“当代愚公”的维吾尔族老人—海力力·艾尼,阿图什市阿湖乡尤喀克买里村农民。2006年7月,海力力·艾尼在49岁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言传身教作表率

在阿湖609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居住着维、汉、柯等多个民族,从小受父辈们言传身教、耳熟目染的海力力·艾尼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都是一家人”。 海力力·艾尼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员形象,为此他坚持每天收听新闻联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争做一名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优秀党员。平日里,不管谁家出现了矛盾纠纷,海力力·艾尼都会出面进行调解,以随和的性情、热情的态度和耐心的劝说,帮助邻里和睦化解了各种矛盾,久而久之,热心肠的海力力·艾尼受到了广大村民的尊敬和爱戴。 “7·5”、“7·30、7·31”等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海力力·艾尼非常气愤,主动召集全村有威望的老人,到每一户农民家中以面对面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用真挚的话语,纯朴的爱国心和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乡亲。

情洒荒山披绿装

成长在阿湖乡尤喀克买里村, 海力力·艾尼深深感受到农村的贫穷和落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几亩薄地靠天吃饭是不能致富的。他决定带着老伴开荒造林,发展林业、畜牧业。起初全家人都极力反对,认为老人的想法是“精卫填海”,但老人认为要用实际行动说服儿女,开始开荒造林之路。经过多次察看后,他决定先在一处水流平缓地段修建拦水坝,把水引上山,这样既解决自己的饮水又可以改善村里农田灌溉用水。道路不通,海力力·艾尼便租了一条船,5吨水泥一船一船运到水库堤坝,再一车一车拉到目的地,经过不懈努力,两条长50米的拦水坝筑起来了。可是洪水过后,两条拦水坝被冲的无影无踪。老伴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但海力力艾尼·艾尼没有灰心,他认真总结拦水坝被洪水冲垮的经验,请教水利专家,再次披挂上阵重筑起了一条长70米的大坝,对坝堤进行加固,增强抗洪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重修的大坝经洪水多次冲击,安然无恙。拦水坝筑起来后,海力力·艾尼开始挖山修渠,挖山没有机械,只能靠镐头一镐一镐的刨,一点一点的挖,海力力·艾尼记不清用坏多少镐头和坎土曼,只知道挖出一段渠、引来一截水、栽上一片树。通过不懈努力海力力·艾尼共挖石近万立方,挖引水渠15公里,造林300余亩,植树5万多棵,实现了渠水绕山转、水到有绿荫。

带头致富心不悔

“我一人富裕不算富,大家富起来才算富裕”,这是海力力·艾尼常说的一句话。海力力·艾尼先后对一些沟沟洼洼的土地进行平整、规划、改良,开垦出荒地20多亩,分别种上水稻、麦子、玉米、葡萄和蔬菜,水稻亩产达200多公斤,仅稻子一项每年收入6000多元。养殖业从当初进山的50多只羊,现已发展到260多只羊,每年仅卖羊皮一项就收入7000多元。形成规模效益后,海力力·艾尼把经过试种的好技术、好品种无偿推荐、传授给乡亲们,把自身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告诉大家,有些村民试种效果不理想,海力力·艾尼就挨家挨户的进行技术指导。在种植中,海力力·艾尼发现有时农民遇到难题,又找不到问题的诱因,只好东问、西问,往往好长时间解决不了问题,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于是在闲暇之余,他认真学习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科技知识,通过反复实验运用,他已经成为村里一位知名的“土专家”。每当乡亲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总会去请教他,海力力·艾尼也总是不厌其烦的帮忙指导解决问题,就这样,极大调动了邻里乡亲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种养殖业的农民也越来越多,在海力力·艾尼的带动下,大家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之路。

海力力·艾尼常说:“我现在是身板结实精神好,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真的是越活越年轻了”。今后,他准备再开发200亩荒山扩大草场,进行种植,增加牲畜500只。还准备利用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有利条件建“避暑山庄”和旅游度假村,尽快使家乡活起来、美起来,吸引更多的客人来观光旅游,为村里的富裕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村里群众共同致富。

海力力·艾尼是一位以劳动为荣的农民党员,用辛勤与汗水谱写着一曲曲不平凡的歌, 2006年被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2011年被阿图什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8日 15:1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