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农村妇女娱乐嬗变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幸福路小学 闫会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初,从小在农村长大。虽说纸房乡张二庄村是一个普普通通、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她,却寄托着我一生的牵挂!

  在那片热土上,如火如荼的年代陪伴着我茁壮成长,哺育了我生命中那段如花的季节;在那片热土上,我经历了乡亲们由穷到富的变化,也见证了女人们娱乐方式由传统到现代梦一样的嬗变。

  因为同是女性的缘故,打记事起,我就对女人们的那些娱乐消遣琐事格外留意,时时用心观察。

  一到秋闲,家家户户锄完了地里的禾苗。闲下来没事干,老太太们就聚在一起,在街上玩一种象征水浒一百单八将的长条形纸牌。玩法虽科学有趣,但也蕴含着打打杀杀。尽管赌注都是几分几分的硬币,有时也争得面红耳赤。赢牌的照例喜笑颜开,输钱的同样撅嘴吊脸。输家时不时埋怨手气不好,嘴里还嘟囔一些十分难听的话……

  除了老太太打牌,中年妇女们的消遣方式那时也呈现出多样化。尽管告别了纺花车和织布机,但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掐草辫就形成了常态,成为那个时候村里常见的一道风景。因为那时大人孩子的穿戴还是靠手工来完成,家庭生活要靠卖鸡蛋、掐草辫换些零钱来打发。她们不肯浪费时间,掂个草敦儿,端着“活筐子”——纳鞋底,缝衣服,补鞋袜……偶尔没有针线活儿可做,也会泡大把大把的莛子凑在一起掐辫子,拉家常——妯娌斗气、婆媳不和、弟兄们分家……不管是说张家长,还是说李家短,她们总有唠不完的嗑,总有说不完的话。

  说到这儿,印象最深的是我的一门远房亲戚,一个名叫“翠花”的大姨妈。高大的身躯上,托着一张人见人爱的娃娃脸,还有她那快节奏的矫健步伐。她人缘特好、爱开玩笑,幽默风趣、性情泼辣。“顺气丸”、“开心果”是她的雅号,有她在场,总能听到女人们欢乐的笑声。她的一个逗人的眼神、一句善意的挑拨,瞬间就能掀起一拨欢乐浪潮,惹出阵阵喧哗。记得那年一群小男孩要抢我的书包,我哭着喊着,多么希望家里大人出来“救驾”。千钧一发之时,就听身后有人大喊:“妮儿,别怕,我来啦!”回头一看,只见大姨妈挥舞着一根长长的玉米秆匆匆赶来,并大声呵斥:“打恁个龟孙哩!”吓得那群混小子灰溜溜地四散逃窜,从此再也不敢欺负我了。

  当时很少有电视,更没有像如今这样众多可供消遣娱乐的场所。哪个村要是演场电影、唱个戏、玩次杂耍(俗称玩把戏儿),自然就成了一大盛事。女人们掂着凳子,拉着孩子,早早地去占位置。还引得三里五村甚至十里八庄的大闺女小媳妇过来观赏,赶集一样的气氛,过节一样的热闹。台上紧锣密鼓,台下人头攒动。看一场电影,或者看一场戏,或者观看一场杂耍,都能让她们激动好几天。女人们在回家的路上,很少谈论所演内容的好坏,而是议论谁的辫子掐得长,谁的莛子剩得少。因为她们不仅仅是来瞧电影,看戏,看杂耍,更多的是来消遣凑热闹。

  五岁的时候,我们家在全村率先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这下,家里更热闹了。虽说电视信号时好时坏,大家照看不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家总是挤满了人。那两年,我们村的老少女人们把来我家看电视、唠嗑,当成了娱乐消遣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成了打发日子的一种方式。夜深后,人一走,光掐辫子的莛子头就让妈妈扫上一簸箕……

  后来,外出打工的浪潮也波及到了我的家乡。我爸不甘平庸,乘着改革之风,带着乡亲们先后在山西、天津组建了河南建筑队。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一年一年地在改善。这种变化也表现在了村里女人们的穿戴打扮上。大姨妈是一个最爱讲究穿戴的女人,手镯、项链、戒指、耳环,不管是金是银,从不掖着藏着,买来就带上,还要到街上炫耀一番。

  渐渐地,我们村成了远近数得着的富裕村庄。村里女人们也大胆地享受着改革开放给她们带来的实惠。

  过了几年,我们家买了汽车,装上了固定电话,我爸还买了部“大哥大”。一块儿出去打工的人们,也是家家盖新房,家家买电视,还是彩色的……一个个的家里条件提高了,连我从小玩到大的那条“晴日无风起洒尘,阴天见雨踏泥泞”的土路也找不到影子了。这又一次乐坏了村里的女人们。她们和城里人一样,大胆消费、大把花钱,一身时髦打扮,一幅全新装备。还敢骑上摩托车去城里兜风……

  女人们都变着法儿消遣自己,除了懂得穿着打扮,还寻找着更有刺激的消遣方式。古老的长条纸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花花绿绿的麻将。赌注也不再是几分几角,已经上升为几元十几元。没过几年,这种消遣方式也在悄然变化着。

  今年春节前的一个夜晚,我抽空回了趟老家。刚一进村就听到了节奏感强烈的舞曲。我还以为是谁家的孩子结婚办喜事,走近一看让我惊呆了:村里的妇女们在跳广场舞!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年过花甲的大姨妈居然也在其中!只见她扭着高大肥胖的身躯,一招一式一点儿都不逊色于城里的大嫂大妈们。要不是时间紧迫,我真想下车同她们共舞一曲。

  除了跳广场舞,村里还成立了秧歌队。刚开始,几个学得快、扭得有点架势的妇女,每天都去邻村学习。学会之后,购买了音乐播放器,就开始在村里当老师了。每到晚上,街上都是一片欢声笑语。老的少的,个个眉飞色舞,喜气洋洋。农闲季节或逢年过节,30多位统一着装的大嫂大妈们,踩着鼓点跳着整齐的舞步,出尽了风头。

  如今不论白天夜晚,还是街头巷尾,都有欢快的音乐,都有女人们舞动的身影,到处都是其乐融融的场面。

  这,就是俺们村的女人们,让千百年来农村娱乐生活和消遣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的女人们。

  这,就是俺们村的女人们,一群敢于与时俱进的女人们!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6日 11:0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