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坐在高凳上的“格根”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组织部 罗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宋衍荣为学生授课

宋衍荣为学生授课

宋衍荣,男,汉族,生于1974年2月,1994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沙湾乡打卡村尔争校点教师。2013年9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

一名共产党员,一位乡村教师,用青春浇灌山村的希望之花,艰险的路途曾使他面临生死考验,双脚的病痛让他常年只能坐在高凳上讲课,藏乡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坐在高凳上的“格根”(老师)。

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与爱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他就是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沙湾乡打卡村尔争校点教师宋衍荣。

从教之路千难万阻永不怕

宋衍荣,1994 年参加工作,被分配到木里县最边远的博窝乡小学任教。黑苍苍没边没沿在前往博窝乡的道路上,杜基、央岗两山,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幽幽的深谷显得骇人的清静和阴冷,这是所有博窝工作人员要面对的两道鬼门关。在这两道鬼门关一次又一次死亡的威胁下,是信念让他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一座深山,比人还高的野草里虚掩着一座校舍,偶尔飞过的苍鹰涂天了一份苍凉,这里就是当地老百姓说的“连猴子都不来的地方”沙湾乡打卡村尔争校点。在这样一个不毛之地,宋衍荣忍住寂寞一呆就是13 年。打卡小学校舍破烂,他常常生活在不避风雨的房子里,没有水,他自己去挑;没有电,松枝就是灯;没食物,他自己种。因为教师的职责,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他还是毫无怨言。

宋衍荣一直在大山深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正是在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教师职责的支持下,19 年里,无论是道路的艰难还是生活的艰辛都没有磨灭他一心为教的信心和决心。

爱岗敬业 呕心沥血为教育

尔争校点地处大山深处,破烂不堪的校舍,一直以来是宋衍荣的一块心病,冬天雪花透过窗户飘进来,夏天雨水从屋顶漏下来,不避风雨的校舍让孩子无法正常上课。经过他上下奔走,多方努力,并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终于为尔争校点筹集到建设资金30000 元。在村民的帮助下,尔争校点终于建成了几间新校舍,并修整好400 多平方米的操场,而且还重新建起了旗台,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也能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校园建起来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多了,而宋衍荣的新烦恼又开始了。

大山深处没有老师愿意来,孩子们只能接受单调的文化教育课程,无法得到全面发展,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将是一个致命的制约。宋衍荣苦思冥想,决定开设德、智、体、美等课程,没有老师,他自己任教。他晚上自己学习自我充电,白天就给孩子们上课。就这样宋衍荣晚上当学生,白天当老师,让尔争小学所有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宋衍荣的辛勤耕耘下,尔争校点考取励志班人数(除县完小外)名列全县第二名,2012 年他教的六年级14 名同学全部通过考核,有6 名进入励志班,8 名进入县中学。他的工作成绩享誉全县吝片区。

 

学校建好了,学生课程也丰富了,可宋衍荣却病了。由于宋衍荣常年在海拔5000 米以上的大山中从教,气候条件恶劣,气温低,住宿条件差,再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让他积劳成疾,患上了静脉曲张和颈椎病,无法长久站立。就医7 年多,病情任然严重。但是为了学生,为了教师这个职业,他毅然执起教鞭,走上讲台。村民们见状,怜惜宋衍荣,找来木工为他做了一条一米多高的凳子,三尺高的讲台上多了一位“四条腿”老师(一米高的讲凳)。年幼的孩子们虽然贫困,但非常懂事,一下课有的搬凳子、擦黑板,看到宋衍荣因疼痛而头上豆大的汗珠时,常常泣不成声,当问到“你们的愿望是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不是有好衣服、好文具、而是一句让人潜然泪下的话“我希望能把宋老师的脚治好,请你们帮助宋老师把他的脚治好”。

在19 年里,他取妻生子,但从来没有为自己孩子着想,想到的都是别人的孩子。大山中人们居住分散,孩子上学只能住校,宋衍荣在学校还要还必须承担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孩子们的厨师,替他们做饭,星期天他还帮助孩子们洗衣服。当他自己的孩子一提到爸爸,总是一句抱怨的话“爸爸从来不为我们做饭,洗衣服也是让我自己动手”。在假期,宋衍荣带病都要翻山越岭,走上六七个小时的山路,去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去为学生做免费补课。家长一提到宋衍荣总是感激的翘起大拇指说“宋老师,好老师,就像是娃儿(孩子)的第二个父亲,他付出的太多,苦了他们一家子。”

默默耕耘用爱心感染社会

大山深处家长们思想觉悟不高,认为孩子们上学是白花钱,宋衍荣得知这样的情况过后,专门去走访村民,劝说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可是这样的劝说不仅无效,还遭到村民的白眼。后来宋衍荣想到一种办法,去帮助村民干农活,利用帮助群众干农活的时间开导村民,向他们讲明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打卡村每一户人家都留下过宋衍荣的足迹,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得到过他的关爱。在他的努力下打卡村没用一个适龄儿童辍学,附近乡镇的家长也把孩子送到尔争小学来读书。

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19 载寒暑,宋衍荣送走一批批孩子,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奉献给大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山。每天早晨巡视教室,查看学生到课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品是否都带齐,这些都是宋衍荣每天的必修课。大山深处缺衣少食,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宋衍荣都要看看孩子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有无身体不适,对孩子们的关心无微不至。每遇到学生生病,他要亲自背上学生翻山越岭去看治疗。每个月他都要拿出工资的一大部分给孩子们买衣服、买文具。

为了让孩子们能看到大山外面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000 年他用3 年时间积累下来的15000 元钱,把27 名学生带到州府西昌,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永远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他是木里县首次自己花钱,带学生走出大山去看外面世界的老师,他的爱心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也感动了许多社会爱心人士,受到了许多爱心人的高度赞扬。

面对家长和学生的感激,他总是以“我是老师”去回应。他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的孩子,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其实这正是一个老师爱心的具体体现,19 年来,他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家长们都说:“有宋老师教我们的孩子,放心!”这难得的口碑胜过金杯、银杯。

扎根基层 奉献青春永不悔

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在19 年工作里,宋衍荣取得了许多佳绩,多次被省、州、县、乡表彰,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面对荣誉他一遍一遍的看着,可心中装的永远是教师神圣的职责,他把教育作为自己终身奉献的事业,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把有限的生命献于三尺讲台,始终忠实于人民教师这一高尚的职业。调动和升迁的机会不时来到他的眼前,可宋衍荣心中想的是留下来,留下来和大山中的孩子在一起,让他们学到知识,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他用责任守护着心中的这片热土,守护着心中的那一束阳光,他要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扎根山区教育,默默的奉献一生。

宋衍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别无所求,只想把知识传授给大山深处的学生,他别无所爱,只想把全部的身心扑到他热爱的事业当中。十九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对人民,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踏出了人生亮丽的轨迹!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2日 14:4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