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六十年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云南省保山市委组织部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杨善洲在植树途中

杨善洲在植树途中

杨善洲同志,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于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陡坡行政村大柳水自然村,1951年3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农会(武装队)小队长,施甸区土改小组组长、区委副书记、区委书记,保山县委副书记,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副书记、书记。1988年3月退休回到家乡大亮山植树造林20余年,建成了面积达5.6万亩的善洲林场,2009年杨善洲将林场经营权无偿移交国家。2010年10月,杨善洲逝世后,大亮山林场更名为善洲林场。

光山变青山  青丝变白发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20多年住深山,拼了老命办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是云南省保山市群众自编的一首歌谣,赞扬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1988年,杨善洲同志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的扎根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

为把大亮山变成林海,他每天起早贪黑,带领林场职工栽树种树,他经常身穿蓑衣,头戴竹叶帽,手拿砍刀、嫁接工具跟大家一起去挖坑种树,忘我劳动,经常十个指头都磨破,缠满白胶布。林场缺少树苗,老书记四处奔波采购苗木,有一次,他打听到龙陵县有树苗,就急急忙忙地带人赶到了那里,可是树苗已经卖完了;打听到昌宁县可能有,他马上又赶到昌宁,树苗买好后,天色已晚,他连夜赶回了施甸,这一趟来回有300多公里,到了县城后他依然没有歇脚,并连夜赶马驮树苗上山。为解决苗木紧缺问题,老书记又想到捡果核育苗的办法。每次回到城里,老书记就到大街小巷甚至垃圾堆里去捡别人扔掉的果核。有人劝他,他说“我这么弯弯腰,林场就有苗种了,有什么不光彩的?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

经过20多年的奋斗,5.6万亩人工林的大亮山林场已变成茫茫林海,当年老书记捡来的果核已经长成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善洲小道上那300多亩果园,桃子、李子、桂圆、芒果,硕果累累,香飘十里,成了大亮山林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为官四十年  一生为民情

“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老书记做到了!”保山市委组织部一位干部说。

上世纪70年代,老书记下乡总有个习惯:他总是随车携带锄头、镰刀等生产工具,他去到那儿总会和群众拉拉家常说说话,他遇到种地就种地,遇到插秧就插秧。家里人给杨善洲捎信说,房子漏雨无法住,赶快寄钱修补。杨善洲摸遍全身,找不到钱,寄了仅有的30元钱。他附上一封信:“现将这30元钱寄回家,先买几个盆盆罐罐,哪里漏雨就接一下。眼下的农民比我们困难的还很多,村里的房子比我们破的还很多,别以为我是地委书记就有钱,我家的房子,不能比周围群众的好……”他的秘书苏家祥告诉记者:老书记用钱很“散”,到哪个村看到谁生活太困难,就掏出工资去买点粮食、被子接济;哪个生产队没钱买籽种,他也掏钱帮着买。他把“大家”当成了“自家”,而“小家”里却真就没了积蓄。

小女儿杨慧琴说,80年代,父亲工作一直都很忙,没时间照顾她们,她从农村进城求学跟父亲一起生活时,父亲无暇照顾她,她经常有一顿没一顿,有时候一顿饭就泡个冷包子、馒头。就连回家和他搭趟“顺风车”都不行。父亲住的那间屋里不让装地板,还是水泥地面,怕他冷,给他放了块地毯。他最喜欢穿中山装,最贵的一套衣服600多元,到省里开会时才穿。他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按政策,我妈和我姐都可以“农转非”,他却把组织部门办好的手续压在抽屉里,一直不办。问及此事,他说:“我当时想,大多数科、局长,还有地委委员的家属都是农民,我这个‘班长’的家属怎能先转?”

1985年,保山地委建盖办公大楼,看着第一层已经建起,想着不久就能搬进新大楼办公,大家都很高兴。这时,昌宁县金华乡发生水灾,老书记带着人立即赶赴灾区,看到老百姓受灾情况特别严重,他非常难过。回到保山后,他指示办公大楼在建项目马上停工,把资金拿来救灾。当时,许多人都想不通,认为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动资金,没有必要把正在建设的办公大楼停下来。他说:“如果眼看着人民群众在受苦,我们却安逸地坐在大楼里悠闲地办公,你不觉得有愧吗?”

参加工作四十年,他时刻铭记宗旨,牢记“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践行着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六十年的信仰  六十年的坚守

“刚参加工作时,自己不明白什么叫革命,也不懂得怎样为人民服务,后来在党的培养下,才逐渐成长起来。自己这辈子,要兑现入党的誓言。” 杨善洲这样评说自己。

杨善洲26岁起担任县级干部,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起担任地委书记,平民本色几十年不改。他喜欢戴草帽、穿着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他脸色黧黑,双手粗糙,农民穿着,不在意“地位”和“身份”。他常对身边的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他不图名、不图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作为地委书记,杨善洲除了开会很少待在机关,大半时间跑乡下,一辆吉普车三四个人,直接到田里,到群众中间,看茶叶,看甘蔗,看稻谷,等情况摸透了,才叫来当地干部。杨善洲说:“党员干部要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不能高高在上瞎指挥,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服你。”为提高粮食产量,他在板桥北汉庄、施甸保场镇自种试验田培育水稻良种;他带领干部来大官市村带头“坡地改梯田”,为干部群众示范“三岔九垄”式插秧法,80年代,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保山大地在全省建成了箸名的“滇西粮仓”,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粮书记”。

杨善洲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识不够的问题,杨善洲自我反省说:当时我认识不过来,等想通后,我自己先后3次在全体地委的三级干部会议上公开做了检查,承认认识不到位,工作推进慢。今后,工作上有错误的同志,要以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再达到团结的方针,只要愿意改正都要留给他人机会。

杨善洲下基层从不允许吃饭不结账。有一次,到龙陵县调研并在县委食堂吃饭,秘书去结账时,县委书记说:“一共8块5,算我头上好了。”不料,回保山路上,车子已经开出60多公里了,杨善洲问是否结账,秘书如实汇报了情况,杨善洲命令马上停车,让秘书搭车回去结账。结果,往返车费花了30元,在龙陵县住一夜又花了3块5。秘书问:“为了8块5的饭钱,花了33块5,值不值?”杨善洲回答:“这账不能这么算,不能占基层便宜!我们领导干部下乡,自己吃饭不结账,那这账最后还是是摊到老百姓的头上。” 多少人曾经由衷地赞叹他的品质难能可贵,他却平淡地笑笑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做的也只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 ——杨善洲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

杨善洲从1988年退休以来,获得全国、省、市表彰22次,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但是,面对众多荣誉,杨善洲告诉记者:“我最喜欢‘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7日 11:5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