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腔赤诚撒热土 丹心碧血铸忠魂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委组织部远教办 胡宏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09年6月前往河尾村烤烟中耕管理现场会

2009年6月前往河尾村烤烟中耕管理现场会(右二)

郑垧靖,男,汉族,1971年8月生,云南省龙陵县象达乡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生前系云南省龙陵县平达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党校教员,2009年12月13日,在平达乡河尾村村干部民主评议会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郑垧靖在作指导讲话时,突发大面积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年仅38岁。

郑垧靖17年如一日奋战在基层,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一身迷彩服,一双黄胶鞋,肩扛摄像机,身背军用挎包,翻山越岭,走村串寨,在老百姓心中定格了一位基层共产党员的感人形象。

忠诚于党 追求真理

一个农民的儿子,受党的教育多年,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多年,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从自身的点滴进步中,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培养。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性,主动、认真、持之以恒地学习,怀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跟着时代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理解精神实质上下工夫,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生活上不铺张、学习上不懒惰、 思想上不浮躁、工作上不涣散。他在智能调频广播中创办了“致富经”、“民情热线”等栏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被上级党委总结为“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在全县推广。他满怀对党的深厚感情,始终坚定不移地爱党信党跟党走,在从事党的基层宣传工作中,始终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始终追求真理,始终爱憎分明,把党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正如李长春同志所指出的:“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全身心投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真情传播、自觉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树立了基层宣传干部的光辉形象”。

扎根基层 情系百姓

在基层工作,面对的都是群众具体的问题和困难。多年来,郑垧靖真诚关注群众疾苦,热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着力维护群众利益,心系人民群众。他多方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烤烟、茶叶等产业,探索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他创造地开展了“千里亲情一线牵”,从2005年9月开始,利用视频会议设备,与广东惠州锦多玩具公司和保山市工商联合会相互开通了QQ聊天视频电话,为全乡1000多名群众提供视频电话与亲人对话,每个平达赶集天,都成了亲人千里“相会”的日子,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人联系不便的实际困难。他不畏艰险,2008年8月11日,平达乡小河村委会周边降下单点暴雨,在暴雨造成山体滑坡的危机时刻,他带着工作人员冒着山体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抢在山体坍塌前把身处险境的12名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区,并帮助群众转移贵重物品,他危难之时大显身手挽救12条生命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生命的保护神”。他勇于承担,先后多次参与并出色完成了土地整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急难险重任务。“当干部的就要情系百姓,爱民护民……”在2009年8月13日的一篇文章中,郑垧靖这样写道。他用38岁的年轻生命践行着这句话,扎根基层这17年,是真情与执著工作的17年,是爱民与为民服务的17年。

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

郑垧靖同志始终坚持“三贴近”,深入农村生产一线,进入农户家中,用镜头、笔头、话筒真实地记录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白天他扛着摄影机、照相机翻山越岭,走村串寨,在田间地头上和乡亲们座谈采访,晚上回到办公室趴在电脑前赶写新闻稿件。乡里的每一次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上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一项重大任务和重要部署的落实进展情况,都能见到他采写的新闻稿件和图片资料。在担任全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期间,他大胆创新,深入参学单位加强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载体,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他积极参与综治维稳工作,接待来访群众500多人次,直接办理信访案件120件,办结110件,较好地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没有留下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给我们留下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脚踏实地走过的人生路,用行动树立起了基层党员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榜样,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如何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郑垧靖一心为工作,长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心中装着的是组织交给的任务和群众的冷暖安危。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来,他下乡、出差大多都是用自己的摩托车或微型车,却从未向任何单位和个人索要一分钱的油费或修理费。在下村指导工作、进城办事时经常“私车公用”,还顺路接送烟农,帮他们拉运化肥、农药和农膜,从不收一分钱。即便他10年来一直住在20平方米的房子里,但从来没有因为工作、生活待遇问题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生活简朴,一身迷彩服是他多年来下乡的工作服。在他生前的办公室里,一台单位配的摄像机和一台数码照相机,一个洗得发白的绿色军用背包,里面装着一本新华字典、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和一个钢卷尺,这些就是他下乡工作、采访调研的必备工具。10年前,郑垧靖的脑部就曾出现过轻微出血。多年来,由于工作繁重,生活没有规律,他还落下了严重的胃病。虽然身体一直不太好,但生性乐观的他不以为然,照旧忘我工作。

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一个视事业如生命、待群众如亲人的好人,一个领导信任、同事尊重、群众拥戴的好人,却在年富力强之时英年早逝,在壮志未酬之际因公殉职,把宝贵的生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宣传事业,用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基层共产党员的华彩乐章。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7日 14:1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