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大爱,书写幸福梦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江口街道老人乐园 邬玲娣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邬玲娣20多年来始终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

邬玲娣20多年来始终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

邬玲娣,1936年12月出生,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浙江省奉化市江口街道老人乐园名誉园长。

邬玲娣嘴边常挂一句话:我自己也有老的一天,对老人好就是对自己好,做人要对得起良心。20多年来,她始终把每一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对每位老人都一样热情周到,一样细致入微。老人孤单寂寞,她一日三次看望,嘘寒问暖,送一份关照与热心;老人卧病在床,她起早摸黑巡查与服侍,精心安排饮食起居;当老人去世,她亲自送上山头,陪伴走完最后一程。

1990年,一位叫沈胜宝的退休女教师,当时年已80岁,因子女在外地上班,无人照顾,经人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敬老院。进院见面,邬玲娣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就把我当作亲人吧,今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能解决的我一定尽力帮”。她第一感觉就是窝心,有这么热情、体贴的院长在身边,说啥也不走了。老人胃口不好,喜欢吃新鲜蔬菜,邬玲娣只要老人提出要吃什么菜,她一定上街甚至上农户家里想办法买到。老人卧床不起,邬玲娣及时给她就医喂药、陪她聊天、端茶送水。老人的子女到敬老院来看望母亲,见到院长如此周到的服务,激动得泪水涟涟。子女们这样评价邬玲娣:你照顾我们母亲,周到胜过我们做子女的。能遇到你这样的好心人,是我们的福气,我们千万个放心……沈胜宝老人一住,就是整整19个年头,直至老人99岁高龄,拉着邬玲娣的手含笑而去。19个春夏秋冬,邬玲娣在老人身上传递了多少亲情,花费了多少心血,流淌了多少汗水,这份功劳又有谁能算得清呢?

还有一位邬冬梅老人,1988年9月进驻老人乐园,双脚患脉管炎5年之久,发黑发臭,尤其夏天,这股恶心的异味更加强烈。这样一个老人,子女嫌弃他,邻里远离他,邬玲娣却对他不离不弃,专门为他四处寻医问药,配药水配药片进行治疗。帮老人洗脚换药时,臭气实在难闻,邬玲娣就带口罩工作,坚持洗换不误。老人过意不去,说:邬院长,你的好心我领了,反正治不好,随它去吧。邬院长则安慰老人:治病得有耐心,落下的病根不是一日两日能治愈的。现在医疗技术高,只要对症下药,肯定治得好!邬冬梅不禁老泪纵横:“今生遇到你,是我上辈子积的德啊。亲人都离我远远的,只有你不把脏和臭当回事,如果有来生,让我伺候你。”

“不独亲其亲”。这样的故事,在邬玲娣身上还有很多很多……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秉持“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服务宗旨,甘愿作沙漠中的甘泉、荒原上的绿洲、黑夜里的星辰。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了周边的无数党员群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不独子其子:我从小是孤儿,现在有能力就多做一些

江口老人乐园不仅有孤寡老人,还先后收养了近20个孤儿。小的才哇哇出生几天,大的有19岁,她把这些孤儿当作自己的血肉,孩子们个个把邬玲娣当“亲奶奶”。

1989年,一个13岁弱智男孩被家人遗弃,四肢萎缩,臀部多长了条“小尾巴”,大小便无法自理,见人只会呵呵傻笑。奉化民政局的同志无奈之下想到了邬玲娣,听了孩子的情况介绍,邬玲娣阵阵心酸,一口答应抚养孩子。孩子领抱后,邬玲娣给孩子取名“方明明”,希望他能有个美好的明天。两年后,体弱多病的方明明还是夭折了,无人抬棺材。邬玲娣忍住悲伤,亲自抬棺下葬、操办后事。

1990年5月,奉化民政局接收到一个出生坠地才3天的缺唇男婴,思来想去,工作人员又找到了好心肠邬玲娣。邬玲娣接收时说,缺嘴的孩子也是人。她对“小宝贝”疼爱有加,取名叫“方政敬”。小政敬上唇上翻,没有上颚,整条右腿畸形,小腿畸形,小脚掌没有脚后跟,整个都是平的。由于孩子嘴唇畸形,喂食一不小心就往外流,邬玲娣便买来量杯,每日每餐按着剂量一点点地喂。为了矫正孩子畸形腿,她特意学习掌握按摩技巧,按摩、训练、治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的后跟奇迹般“塑造”出来了!而且,还将小腿肚扳到了正常的位置,缺唇部位通过大医院多次手术得到修复。在她的精心抚育下,如今方政敬健康快乐地成长……

1994年,奉化市民政局收到一个脸上红斑的2个月大的女婴,再次托付邬玲娣。邬玲娣接到消息后,二话没说就把小囡囡带回了敬老院。因为脸上的红斑,邬玲娣给她取名“方红珠”。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女孩对美丑也有了认识。邬玲娣四处打听药方,后来用几种中药配合治疗,小红珠脸上的红斑慢慢消退。现在的方红珠在邬玲娣的培育下,推荐到了北京读大学。她几乎天天给邬玲娣老人打电话,每年寒暑假都会回来看她。方红珠逢人都说,邬玲娣是她唯一的亲人,老人乐园就是她的家。

像方政敬、方红珠一样被抚养的孤儿,还有方宜德、方明珠、方民政……20多年来,邬玲娣践行“神圣体现在平凡岗位上、价值追求在帮困解难上”的行动指南,先后收养过17个残疾孤儿,她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温暖了这些特殊儿童。她这种“不独子其子”的慈母之心,使孤儿残缺的人生重添梦想的色彩。

不服老示弱:组织上信任我,一定把老人乐园办出特色来

邬玲娣工作第一站是在方桥敬老院,刚落成运作时由于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大多数老人不想入住。当领导找邬玲娣谈话,问她是否愿意挑起这副烂摊子。邬玲娣说:“我是一名党员,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我一定会尽力干好!”

面对院里资金短缺的困境,邬玲娣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她一手张罗起养鱼、养鸡、种菜等各种苦活,千方百计为敬老院生财、节约开支,老人们个个安顿得舒舒服服,她自己呢,每天折腾得腰酸背痛,却幸福着别人的幸福。

2004年12月,原方桥敬老院、南浦敬老院撤扩并为江口老人乐园。老人队伍壮大了,管理问题也相继出现。当时邬玲娣68岁,年事已高,家庭条件优越,儿子、女儿劝她回家享清福。邬玲娣说:老人乐园人多,工作难做,我怕别人一下子干不好,我再去帮几年!

再次上任,她严格实施市里规定的农村敬老院管理细则,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从院务管理、生产经营到财务管理、伙食管理、康复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职责,抓紧抓好每项制度的上墙与执行。她,一手抓食堂伙食,一手抓护理与保洁。为解决众口难调,亲自定营养食谱,调剂饭菜花样,创新“老年人代表轮流参与监督” 监管办法,老年人代表上街买菜,买回后过称,老年人吃得满意、吃得放心。为住得舒适,她经常教育护理人员敬岗爱业、尊重老人,

达到“一日一扫、一日三巡,有需有应”的护理保洁标准。

老人们这样夸:老人乐园乐融融,神仙生活夕阳红!

敬老院的人员从50几个增加到178个,无一个人想离去!其中一部分是从外地敬老院里远道而来的,一部分因床位限制还在登记排队之中。

即将迈入耋耄之年的老党员邬玲娣,总想着为老年人做点什么,希望一直留在敬老院,希望全社会更多的爱心企业、热心人士来关心“夕阳事业”。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8日 14:5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