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

新疆兵团党员教育中心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新疆兵团第九师一六八团离休干部魏水

新疆兵团第九师一六八团离休干部魏水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是新疆兵团第九师一六八团离休干部魏水时常哼唱歌曲《我是一个兵》。

他说,自己唱着这首歌入党提干,唱着这首歌离休。现在自己还要继续唱这首歌,发挥一个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

今年87 岁的魏水,离休前是一六八团副团长。在团场工作期间,他与职工群众同甘共苦,为建设团场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1983 年3 月,魏水离休时,团里安排他到九师老干所颐养天年,但他婉言谢绝。他坚持留在团场居住,继续为团场奉献余热。2005 年,他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老干部个人”。

主动参与团场发展

1984 年,一六八团提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离休后的魏水第一个带头买了10只生产母羊,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从此,他放下了笔杆子,拿起了羊鞭子,当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羊倌。

妻子屡次劝他:“年龄都这么大了,不在家享清福,还带什么头发展畜牧业呀?”可她知道,丈夫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魏水每天早出晚归。不懂饲养技术,他就买来养殖技术书籍仔细研读;为掌握羊只的饲养方法,他还徒步20多公里到附近地方乡场找牧民请教。

他边探索边扩大生产规模,到1986 年年底,他饲养的羊只已由最初的10 只发展到130 只。

在他的带动下,职工们纷纷走上了发展畜牧业的道路。他把积累的饲养经验传授给养殖户,还无偿给养殖户提供种羊,将养羊挣来的钱全部用到帮扶贫困户上。

提起魏水,职工蔡社会竖起了大拇指,他说:“我从甘肃来新疆打工,是魏叔叔帮助我找到了工作。他帮我垫付了3000 元生产资金,还在生产技术方面给我指导。”在魏水的帮助下,2003 年至今,蔡社会每年纯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

七连职工涂平安妻子患病,高昂的医疗费使他家成了连里的困难户。

2005年,魏水主动与他结对子,帮他制订了两年脱贫计划。他建议涂平安在啤酒花架下套种紫皮大蒜。涂平安没钱买种子,魏水就买了给他送去。很快,啤酒花套种大蒜的立体种植模式在全连推广开来,成为种植户增收的新途径。啤酒花采摘期间,魏水又给涂平安垫资2000元,用于支付采摘费。涂平安家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虽然已经离休了,但团场只要有公益性劳动,魏水都主动参加。有一次,当得知离团部较远的五连、六连要开展退耕还林大会战,他带上干粮、背着水壶提前到团机关门前等车要求参加。他说:“多栽一棵树,就少一片荒漠。”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离休后,魏水担任过一六八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那段时间,他忙碌而充实,经常给团场学校学生讲兵团创业史、团场发展史、屯垦戍边史等,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增强孩子热爱兵团、热爱团场的感情。

有一天,他早上散步时碰到一位小学生,闲聊中得知那位学生在网吧玩了整整一夜。他非常担心学生上网影响学习,便主动找到团领导,要求组织团里一些老同志义务担任网吧巡视员。

他带头与一些经常上网的学生结成对子,对他们进行教育监督。在老同志、学校还有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许多爱上网吧的孩子渐渐地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不再去网吧上网了。

帮助地方农民增收

在魏水看来,九师职工和额敏县农民本是一家人。他积极为附近地方乡场的贫困农牧民提供帮助,和他们交朋友。

1983 年,王维昌来到额敏县上户乡一小队落户。当时,他想承包土地,但缺乏资金,魏水为他垫资1000 元。

那一年,魏水经常往王维昌家跑,往返一趟有20 多公里。他手把手教王维昌种地、浇水,硬是把一个种庄稼的“门外汉”,培养成了种植能手。而今,王维昌已经承包了一口机井和200 多亩土地。

额敏县上户乡一小队的魏守昌和魏水是好朋友,逢年过节,两人经常联系走动。魏守昌说:“没有魏水,就没有我今天的好生活。”当初,魏水给魏守昌送了3 只羊,帮助他发展生产。经过滚动式发展,魏守昌如今已拥有120 多只羊、15 头牛,已是当地的富裕户了。

得知有个热心人叫魏水,没钱发展畜牧业的额敏县东丰五大队哈萨克族牧民波尔开西找到了一六八团。魏水为他垫付1280 元购买羊只。得知波尔开西家里没钱买面粉,魏水又拿出1000 元钱资助他。

慢慢地,一些有困难的哈萨克族牧民纷纷找到魏水,请他帮忙。至今,一些无力还钱的哈萨克族牧民还欠魏水5000 多元。

魏水离休几十年,每届团党委都十分关心他的生活。然而,他从来不向党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多年来,魏水每周一都参加团场学校举行的升国旗仪式,风雨无阻。这份执着源于一名老军垦对共和国的热爱、对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30日 14:5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孙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