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为了孩子那一片天空

福建省莆田市委组织部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八旬“助学翁”曾德梅深入偏远山区实地了解贫困生状况

八旬“助学翁”曾德梅深入偏远山区实地了解贫困生状况

70岁高龄时,他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能继续念书而决定四处奔走募款。如今13年过去,近3000人在老人的感召带动下捐资助学,9772名学生通过他牵线搭桥获得资助而得以继续学业,助学款额达到2000余万元。

奔波:为了贫寒孩子的学费

一顶鸭舌帽、一条灰蓝色的围巾、一件黑色皮夹克、一个厚重的公文包。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曾德梅老人的印象。此时他正要去和一家加油站的老板见面。老曾告诉记者,他的公文包里有三样东西很重要:需要资助的学生资料、接受社会捐赠的专用收据和一笔一笔的助学金。他说,公文包很沉,因为这里承载着一个个孩子的未来。

从加油站老板那里筹集来10300元,老人欣喜地说,“又有两个孩子这学期的学费有着落了。”接下来,他还要去拜访两个做生意的爱心人士,如果一切顺利,下午就把助学款直接送到学校或者学生家里,然后将其余的款项存到仙游县经常性助学联合会的账户里。

这是收获的一天。汗水从老曾额头上微笑的皱纹里浸出。他迫不及待地将好消息告知每个受助的家庭。老曾说,孩子和家长拿到助学款时都会一阵欣喜,看到这些他就很开心、很满足。“我看不得孩子受苦,会难受。不读书就没文化,其实他们都想上学,只是有些家庭实在没办法。”

在老曾募款帮助的学生中,父母中有残疾的3766人,父母双亡的学生648人,单亲家庭学生1989人,父母中有身患重病的2379人。老曾说,看到他们就想到了自己过去的苦日子。“以前苦的时候,我一天只吃两顿‘地瓜沙’。现在看到困难的家庭就特别同情。我老了,但是想继续做下去,直到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手不能动、脚不能走的那一天才会停下来。”

仙游一中的办公室主任李冬梅告诉记者,曾德梅老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来到学校了解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情况。老人拿到学校提供的材料后会挨个走访学生的家庭、核实情况。确定以后才联系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来帮助学生。高考结束时,他也会为高考中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筹措上大学的学费。

在老曾募款资助的学生当中,已经有176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回过头来通过老曾介绍资助其他有需要的学生。老人说,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变了命运,社会的未来才有盼头。

熏陶:捐款助学从善如流

老曾的“好心”起初却遭遇了许多误会,老伴儿也曾经一度不解他的执著。“有些人认为我是骗钱的,当面骂我、让我滚开。”老人回忆起曾经受过的精神打击并没有显出多少委屈,“我自己是真诚的,只要我认真整理好资料,不出差错,他们迟早会相信我的。”

果不其然,如今仙游上上下下捐助的企业和个人都愿意把钱交给老曾。黄柏存是仙游的建材商人,通过老曾捐资助学已有七年,累计捐助了30多名学生。他向记者出示了一张表格,上面有他资助的学生姓名、电话、住址、家庭状况、经济条件、就读学校、领取金额以及毕业去向等详细资料。“我可以方便地核实钱有没有到学生手里。有这样的公开和透明度,怎么会不信任他呢?”黄柏存说。

仙游私立第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陈依玲对记者说,“曾爷爷每次带来助学款的时候都叮嘱我给好心的老板打电话,谢谢他们。”在很多捐资人看来,与受助学生的直接沟通,既可以联络感情,也是透明公开、消除疑虑的一种方式。

仙游县鲤南镇大坂村村主任林建平前不久刚刚拿出3万元资助了35名学生。“接到那些学生的电话,我非常欣慰,也很自豪。同时觉得老曾是百分百值得信赖的人。”

在老人的感召和带动下,无论企业大小,钱多钱少,捐资助学在仙游坊间蔚然成风。捐资人名单上年纪最大的已经106岁,最小的只有5岁。捐助金额最多的达每年37.67万元,累计捐助学生人数最多的达200人。

在仙游县城农贸市场开水果店的林瑞蓉,除了捐资助学外,还时常给仙游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送水果吃;而且一做就是七八年,累计捐助学款约60万元。

展望:网络撑起助学更大的天

看上去精神矍铄,腿脚利落的老曾毕竟已经83岁,记者在他家中发现一箱吃过后废弃的药盒。老曾心脏不好,每天要吃三次药。随着年事愈高,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

曾德梅老人从2009年开始寻思找一位接班人“将爱心助学进行到底”,不过至今仍未定论。他说:“年轻人在忙事业挣钱,老人家大多也没有这个心思和体力,还要家人支持,最重要的是还要懂网络,这样的人选不容易找啊!”

早在2003年,老曾的行动在仙游传播开的时候,当地热心的网友就自发地为老曾建立了“仙游爱心助学网”。网站上公布了很多需要资助的学生信息以及汇款银行账号。老曾告诉记者,直到很多人从海外打来电话要求捐助时,他才知道原来是网站起的作用。当年网友捐的助学款就将近30万元。

在“仙游爱心助学网”的“爱心留言”板块里,很多网友在看了曾德梅老人的事迹后都在询问捐资助学的具体事宜,希望参与进来。署名“郑晓”的网友留言道,“我们可以少喝几杯奶茶,少去几次餐厅,将省下的钱积攒起来。同样是中学生,我们应该一样幸福地生活。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拉起手吧!!!”还有的网友留言愿意为学生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老曾告诉记者,他不会用电脑,但明白网络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有一天他的接班人利用网络联系到更多的爱心人士,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而仙游县委文明办恰恰就在准备“网络接班”。

据仙游县委文明办副主任郑燕介绍,仙游县已经开始着手接管“仙游爱心助学网”。“我们接下来将成立仙游文明网,爱心助学网将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窗口项目。我们还将建立仙游志愿者协会,招募专业人员维护网站,及时更新助学信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郑燕说,老曾持之以恒的努力结果通过网站的传播会继续扩大民间慈善的影响力、提升民间慈善的信任度,引领一股良好的民间助学重教的风气。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4日 13:3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