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永不移动的界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员教育中心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边境线上巡逻的王永福

在边境线上巡逻的王永福

王永福在修缮边境线上的铁丝网

王永福在修缮边境线上的铁丝网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默默履行着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35年来,与风雪做伴,与烈日同行,与孤独为伍,无怨无悔坚守在边境线上,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诺言、爱国奉献的精神,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他就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名普通兵团职工——王永福。

1979年,18岁的王永福被分配到新疆兵团第四师63团四连工作,四连连部距边境线只有800米,耕地紧挨着边境线。1981年,莫乎尔公安边防派出所在全团挑选义务护边员,王永福作为老军垦的后代成为第一人选,责任区是从乔老克炮台到与该团十连交界的管理门(地名)。

上世纪80年代初,边境一线交通状况很差,王永福每次巡逻都骑着马去,春天狂风肆虐,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每巡逻一次需往返32公里。别的季节护边可以骑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但冬季就全凭两条腿了,王永福经常是11点提着工具袋出门,一边巡逻,一边观察,发现铁丝网有断裂,就拿出工具进行修补,在巡逻边境线同时还要检查边防公路、路标等边防设施。时间久了,这条线上,哪儿有个沟,有个弯,他都清清楚楚。据估算,王永福一年行程约1.2万公里,35年累计42万公里,相当于从新疆伊犁到北京往返56个来回。

每次护边,王永福都要来到与界河相距8米的界碑前看看界碑,将界碑前的杂草和积雪清理干净,每当看到界碑上两个醒目的大字——“中国”时,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肩负着国家赋予他的是神圣的职责。

35年了,界河边那棵8米高的沙枣树表皮已经变得十分光滑,那是因为35年来王永福始终把它作为查看情况的瞭望台。

在长期护边工作中,王永福积累了许多经验。春季,王永福一天要巡逻两趟,因为春天是职工打荒、烧荒的季节,大风天气多,稍有疏忽就会引发火灾。估摸着哪个职工这几天要烧荒,王永福就会一趟趟地跑去职工地里查看,不断提醒要小心谨慎,防止火灾发生。这个季节,对面哈萨克斯坦国家也开始频繁烧荒,王永福经常来到边防线上,爬上界河边那棵枣树上判断烧荒的大概位置,观察有没有牛羊越境等,有情况就向莫乎尔公安边防派出所和63团武装部报告。

2004年4月5日晚10时,王永福发现距乔老克炮台大约500米处有火光闪现。第一直觉告诉他,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失火了。王永福迅速向莫乎尔公安边防派出所和团保卫科报告了情况。很快,团连组织大批人马赶到,经过5个小时奋战,终于将火扑灭了,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每到秋季,团场从外地引入大量拾花工帮助秋收,这意味着王永福一年最忙的时候到了,有的拾花工觉得边境好奇,便跨过拦畜铁丝网,还有的因为天热干脆跳到界河里洗澡。针对这种情况,王永福对外来打工人员都会进行详细登记,并与他们签订边境管理责任书,耐心地与他们讲解在边境地区要注意遵守的事项,并将莫乎尔公安边防派出所提供的边境法规宣传单发放到每个人手中。

每年春节,团场连队职工群众都忙着走亲访友,欢欢喜喜过大年,而王永福却在边境线上忙着护边。他常说,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提高警惕,边防线上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王永福的妻子承包了50亩地,与边境线只有一路之隔,尽管妻子因卵巢囊肿做了两次手术,但地里的活基本上都是妻子一人承担,为的就是让王永福一心一意把边境线守好。

有人当着王永福的面说:“你太傻了,公家不给你一分钱,整这么辛苦图啥?”王永福并不吱声,只是淡淡一笑。

他说就像歌里唱得一样:“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咱的家……”在王永福心里,他只认一个理:只有边境一线安宁了,职工群众才能安居乐业。他是塔克尔沙漠腹地的一名普通护边员,一遍遍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边防线,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融入到不知疲倦的巡逻中,他用生命兑现着对祖国的承诺,成为边境线上永不换防、永不转业、永不移位的生命界碑。

35年来,王永福先后向莫乎尔公安边防派出所提合理化建议300余条,被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公安边防支队采纳160余条;成功堵截非法临界人员60余人,截回抵边牲畜1800余头(只)。

因工作出色,王永福年年被伊犁州公安边防支队授予“优秀护边员”称号,多次被63团党委评为“综合治理先进个人”,2007年被新疆公安边防总队授予“优秀护边员”称号,2008年被第四师评为“感动四师十大人物”之一。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5日 11:0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