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梦在心中 路在脚下

广东省汕头市鮀浦中学 汤夏冬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的家乡是一个临海自然村落,在海的那边是繁华的都市。一水之隔,便成天壤之别,以前我们这里是郊区,撤镇设街道后隶属于金平区,属城市圈,但实质上仍是古朴落后的农村。当今快递已是一种普遍的交通方式,可是,我的家乡至今仍是一个快递不送的地方,所以你可以想象她的僻远。我曾经有一快件因家乡偏僻不送而折回广州,当重新快递过来时,不得不更改收邮件地址。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的,饥馑年代,饥民眼前晃动的只有饱满诱人的谷粒的麦穗,读书和文学创作是不少孩子望尘莫及的事。那时我父亲的工资每月只有38元,一家八口人的所有生活费用,使我父母绞尽脑汁。家中弹丸之地我们连晚上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母亲就把我和三姐分别寄宿在两个姥姥家屋里。如此艰难的岁月,能上学已是一种奢侈,一种享受了。那时候,不少家庭省吃俭用仅供男孩上学,而女孩没上学或十几岁才上一年级是司空见惯。为了让我们能上学,母亲把我们做手工赚到的微少的钱,留四成给我们交学费,即挣一块钱,六角交给家里,四角给孩子,这使我们姐妹五人在那拮据的年代里,还能在八周岁准时入学,并读到高中或初中。

因为贫窭,因为落后,因为荒僻,当时读大学、中专毕业后国家有分配工作,这政策激发了少数有志之士,靠读书改变命运成了他们的梦想。只是在当时上顿不接下顿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只能望洋兴叹,即便有些人上了学,但大多数人小学、初中还没毕业就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了,因此有人调侃,认识“男”和“女”两个字如厕时不会走错就够了。至于少数笃志勤学,读中专上大学,要把自己摆渡到光辉彼岸的,他们的求学之艰不亚于宋濂,最终锐变凤凰涅槃。我一直很刻苦学习,曾一度编织着美丽的大学梦,期望着能因此摆脱做苦力。只是高中毕业时,因家庭拮据,不得不辍学,放弃考大学的大好时机,到一家工厂打工,虽然如此,但也一直在找寻机会上大学,实现梦想,提高学识。本想白天打工,晚上读书,可是手工业忙碌时需加班加点,没货时又无聊得发慌,时间上很难实现夜大梦。于是,四年后,我在工友们羡慕的眼光中辞去工作,到镇上一所中学代课。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读书改变命运的真谛,因而更加热爱读书,晚上骑着单车到十余公里远的都市里读业大,三年的工读路虽然艰辛、曲折、颠踬,但终圆大学梦,我还是乐此不疲,这也为我的文学创作打下一点基础。

寄宿的姥姥屋里期间,她几乎把我当成自己的亲孙女一样倍加有爱,而我几乎成了她的屁股虫,整天跟着她。年老眼花的姥姥每月收到儿子寄给她的生活费后,总会带着我到一个同宗老叔家,叫他给她写封信,说明钱已收到等。有时姥姥还给他点钱,并告诉我,有的人是专门靠给人写书信写请帖为业的,还有的以写文著书卖钱过日子的,这使我开始知道识字写文可以挣钱当生计——也是最初萌发的最朴素的作家梦的雏形。

上学后,我渐渐知道有一种人叫“作家” ,特别喜欢看课外书,连环画册《巴黎圣母院》、小说《封神榜》等很小就看阅了。我开始读五年级时,二姐有时借来了《七侠五义》、《中国青年》等一些小说杂志。《中国青年》是我最爱看的书。因为里面有不少是励志奋发的文章,而作为一个生活在闭塞落后的农村少年,我们太需要一股力量激励自己勇敢向前,不断进取。印象极深,也叫我终身难忘的是其中一篇题为《我的工读路》的文章,是一位著名作家讲述他艰难的半工半读的人生历程。也许是因为年纪小,懵懂,没注意作家的名字,但我至今仍能确定是我国一位著名作家;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我也应该走这艰辛的工读路吧,甚至有幸加入市作协,居然对这篇文章内容很感兴趣,觉得半工半读也是实现大学梦的方式之一,虽然辛苦,但不至于完全荒废学业。

我读书,当理解文中内容后,明白那是作者经历见闻和思考的再现,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所以心随境迁,每每读完之后,自己也回顾搜索往日迥异、雷同之事章,心海潮汐奔腾而至,跃跃欲试,萌发了想用文字再现自己的见闻经历,我很迫切想写出来的第一个人是我寄宿在那里的姥姥。姥姥的丈夫在儿子两岁时就被日军打死,唯一的孩子十三岁时就离开她到香港去。多少年来,夫丧子离的痛苦无时无刻折磨着她,她一直在申请移居香港跟儿子团聚,可都没有获得批准。姥姥衣食无忧,有时还用小炭炉泡功夫茶,偶尔沽一、二两米酒喝,一穷二白,到处充斥着泥土气息的年代里,她过的简直是神仙生活。而很少人能理解她一直以来承受着“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巨大痛苦。她晚上经常睡不着觉,或吸烟,或看看儿子寄来的相片,多么可怜,多么难受。后来发现忍让、顾家的母亲是典型潮汕女性,还有情系桑梓的父亲等等,我希冀也能当一名作家,用笔记录下一个个一件件触动我灵魂的人和事,这种强烈的欲望使我梦萦魂牵,在我没写出之前就如涌动的潮水一次次撞击着我脆弱的灵魂,无法平静,甚至是一种煎熬。后来我在《乡酒》、《人生如茶》和《读书为我插上生命的羽翼》等多篇文章中写到的姥姥。

用什么方法,怎样准确形象地描摹呢?我不断地寻找着,希望旁近有写作培训班,但却找不到。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张报纸看到成都市崇庆秘书公关学校(后更名为“西南公关关系专修学院” )开设《文学创作漫谈》课程,形式是自学,报名后由校方寄来辅导资料,学员按要求完成每一章节的作业并邮寄到学校培训部,老师批改后再回寄给学员,当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后即可申报结业。虽没有老师的面授,但专门的教材,有专业老师批改评析作业答疑等也不错,权衡之后我报名参加学习。那时我在一家工厂上班,学习只能在晚上回家后秉烛夜读。寒冷的冬夜,静谧冷清,我独自的在灯光下啃着教材;闷热的夏夜,蛙声一片,夏虫嗡嗡,我点上蚊香蜗居小屋,在纸上写下一篇篇文稿,认真完成教材里要求的作业。当时我还没有电脑,只能通过邮局寄给千里之外的老师们,捎去一封封承载着我希望与梦想的信件。第一次打开老师的回信时,我震悚起来,惊讶了,那批改简直像藤野先生给鲁迅改讲义那么认真严谨细致,连错别字和语法的错误都订正了。尔后的批改答疑也一样细腻诚挚,有时还在复函中写了鼓励的话语,要我坚持不懈,相信我的文章能变成铅字,这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兴致勃勃,思忖着今后要怎样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就这样,寒来暑往,邮递员如鸿雁传书,一封封书信遄返于成都市崇庆和广东汕头郊区,一步步带我走近文学的殿堂,去实现我的创作梦。

终于在1998年初,我的处女作《心中的绿洲》发表在《兰苑》上,虽然这只是一种地方小报,没有稿费,但当我收到样刊时,欣喜万分。第一篇文稿的发表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前进的动力。尔后,我又向《汕头广播电视周报》、《汕头都市报》等寄去一篇篇文稿,均发表了。随着发表文章的增加,2008年我顺利加入汕头市作家协会,虽是业余创作,但也其乐无穷。

斗转星移,经过不懈地努力,如今我已在《联合日报》、《羊城晚报(粤东版)》、杂志《潮声》、中国作家网等发表散文、随笔等百余篇,作品曾在福建省委宣传部“美丽福建  美丽梦想”、广州市第二届“阅读改变人生”等征文活动中获奖,作品入选文集《阅读人生》(广州社科联编,汕头大学出版社)。 

虽然我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市级作家,但业余创作已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我想我以后还会持之以恒,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我的创作梦,使生命之花开得灿烂绚丽。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9日 11:4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