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群众关心的 就是我要干的

云南省迪庆州委组织部组织科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和勋查看玫瑰花圃生长情况

和勋查看玫瑰花圃生长情况

和勋,一个初中文化的基层干部,在雪域高原与世隔绝的藏族山村,用共产党员的热血与真诚感动乡亲,用对乡亲的亲人情怀带领全村群众创造了行政村全镇个人存款第一、几十年无一起治安刑事案件、生态围栏经济全县驰名、种养殖产品享誉城乡的深山和谐小康村。个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省农村乡土拔尖人才、云南科技致富带头人、云南省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巴珠村坐落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腊普河流域的深山密林之中,村民99%都是藏族,是一个藏族聚居的山寨。近年来,在和勋的带领下,该村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该村是塔城镇存款最多的行政村,户均存款17000元以上,成了塔城镇名副其实的“首富村”。说到巴珠村这些年的变化,藏民们都把一个人挂在嘴边——他就是村党总支书记和勋。

艰难探索,他用藏族汉子的坚韧书写信念

在久远以前的巴珠村,是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只有一条小路连接外界,村里到镇里要走4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发展程度非常低。和勋就生活在这里。他是一名特别能吃苦的藏族汉子,打小就爱学习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自小心里就盼望着改变村容村貌。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他成为了致富带头人;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他始终不渝地践行党的宗旨,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实践中深孚众望,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被县科技局聘为科技辅导员。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破格提拔为塔城镇副镇长。

2001年村级体制改革后一直至2010年,和勋连续四届当选村委会主任,可见威望和群众对他的信任。“我来自群众,我永远是群众中的一员。为了群众、服务群众是我当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追求。”这是和勋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执着的信念和追求。“群众关心的,就是和勋要干的。”巴珠村7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和国正说:“要是没有和勋这样敢于较真的共产党员,就没有巴珠村的绿水青山,更没有巴珠村今天的绿色经济。”和勋担任村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职务后,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凝聚村“两委”班子集中群众的智慧,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巴珠村的发展思路中:夯实道路交通、农业、生态、科技教育基础,走生态立村、文化兴村、产业强村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以巴珠土鸡、巴珠蜂蜜、巴珠中药材、巴珠木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为了实现发展思路,和勋培养和发展了一批思想积极,有一定技术能力,创新意识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骨干,结合村情,以这部分党员骨干为主要成员,成立了4个特色产业党小组(药材产业党小组、经济林果产业党小组、畜牧产业党小组、生态保护党小组),各小组长分别由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药材种植经验的党员担任,在完成党组织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探索。广大党员也有了带头(领)致富,带头(领)维护稳定,带头(领)保护生态的舞台,促进了全村发展稳定。为了帮助群众转变观念,2006年以来,和勋先后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科技示范户到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维西县永春乡拖枝村、保和镇豪猪箐等地参观学习。学习归来后,和勋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宣讲学习经验和体会,教育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脱贫致富奔小康。

大展手脚,他带领群众走出巴珠特色产业路

集体经济薄弱是迪庆面临的发展大问题。迪庆州委着眼于加快发展步伐,提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党员“三带”培养力度的工作思路。和勋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带领党总支抓好党员“三带”工作,把党员引导到带领群众致富、带头致富上来。结合巴珠村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实际,把人工种植培育野生中药材作为可持续发展资源,并把产业结构调整当做重点工作来抓。2006年,在县扶贫办的扶持下,和勋购买了当归、木香、白术、桔梗、虫蒌等药材种子,他鼓励和支持勇于创业和积极创业的党员,并无偿将种子提供给他们进行试种,当年种植面积达150亩。2007年,和勋大胆筹资将种苗全部收购后,继续无偿提供给自愿种植的农户,种植面积扩大到340亩。同时还聘请了村内具有丰富药材种植经验的老同志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村民骨干和代表98人外出参观、考察和培训,在2013年举办各种培训技术会4期,达680人次。到2013年药材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实现收入80万元,其中当归一项可收入30余万元。目前,野生药材人工培育户达200多户,直接受益人口达1100多人。

巴珠村良好的生态为发展畜禽产业和养蜂业奠定了基础。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畜牧产业的培育,通过投放黄山羊、美国短角黄牛及猪种改良,良种大小牲畜的存栏有了明显增加。2013年全村黄山羊存栏800多只,牛存栏118头,猪存栏1400多头,每家每户都有饲养。2013年仅黄山羊一项就产生经济效益5万多元,猪肉产品已能满足全村肉食需求。另外巴珠土鸡蛋及鸡肉味美有名,已销往香格里拉等市场,仅土鸡和土鸡蛋两样,每年为巴珠创下约25万元的收入,初步形成产业。2013年经他引导,成立了养蜂专业户,目前养蜂专业户已达350户,每户养蜂不少于30窝,每年创造23万元的利润。   

发展木瓜、苹果、食用玫瑰等林果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巴珠村木瓜种植面积已达1200多亩,2013年产量达250吨,实现收入33余万元。在僧侣公处次称的帮助下,引进食用玫瑰种植项目,现已种植50余亩,按照与回收公司签订的合同,预计创收25万元。投资13余万元建成食用玫瑰冷冻库及真空包装基地。林果特色产业的种植不仅有效的保持了生态平衡,而且有效的实现了退耕还林的初衷,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科学发展,他身体力行守护一片“绿色银行”

在巴珠村群众家的柴垛子上看到的是溃山柴。他们平时使用的是沼气池、太阳能,特殊情况下才使用溃山柴。这里的群众决不砍活立木作为柴火。巴珠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令人羡慕,森林覆盖率达到97%。在和勋的主持下,巴珠村制定了保护生态的村规民约,组建了护林队,党员带头落实村规民约,带头保护生态,村规民约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动力——巴珠村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96年9月,和勋任巴珠村党支部书记,刚上任不久,就遇上一件棘手的事情。当时的塔城镇乡镇企业把开发原始森林的油锯、带锯等生产工具用汽车运进了巴珠村,开始砍伐原始森林。和勋组织召开了村党支部支委会议,作出了不同意砍伐巴珠村原始森林的决定。巴珠村党员和国正说:“当时,以生产、出售原木为主的森工企业是县、乡的支柱产业,要阻止森工企业砍伐原始森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为了这件事,和勋得罪了少数人,但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2006年以前,白云豆是巴珠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但消耗了大量的活立木。在和勋的主持下,村“两委”召开会议,作出了调整种植结构,停止种植白云豆的决定。党员和“两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停止种植白云豆,改种中药材。共产党员纷纷响应号召,执行组织决定,不惜牺牲眼前利益,停止种植白云豆。在党员的带动下,巴珠村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停止种植白云豆、改种中药材任务,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无悔付出,他用魅力打造了雪域和谐祥和小村寨

如今的巴珠村,社会稳定也成为维西县的典型。巴珠村有21个村民小组,1375人,藏族人口占99.7%,还有僧侣24人,是塔城镇僧侣最多、信教群众最多的村委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在和勋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制定了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信教家庭及人员制度和村“两委”与僧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并定期深入信教群众家中,用拉家常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正常的宗教秩序。通过长期不懈的工作,巴珠村创下了连续20来无社会治安和刑事案件的记录。

在和勋的带领下,巴珠村和谐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从2005年的600多元增加到2013年的4600多元,呈现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宗教有序的喜人景象。

和勋心系百姓,为了改变全村面貌,在无任何补助的情况下,他积极到州、县争取项目扶持,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到2013年末,全村21个村民小组已全部实现通电、通水、通路,与外界联系的出村“致富路”也修建成了方便快捷的水泥路,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和勋还争取资金开办学前班,筹集资金修缮小学校舍、改善村民就医条件……

和勋的工作是平凡的,然而群众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个带头树立科学发展观,带头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走群路线道路,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和勋是雪域高原农村基层党员创先争优的典型代表,在高原的深山处,他用朴实的语言和以身作则的表率行为书写了一个党员对家乡、对父老乡亲、对党的无限忠诚和赤诚之爱。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0日 16:5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