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位老人的楠竹梦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沙坪镇政府 蒋静静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谈到梦想,我们往往想到的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的确是的,80后与90后的我们赶上了中国快速发展的“高铁”时代,梦想就像插上了翅膀,只要我们努力展翅,就能到广阔的天空翱翔。但是,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普通的老人,他敢于追求梦想的胆识和决心,让我倍受感动和鼓舞。

我因在乡镇政府农业办公室工作,有幸结识了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陈志华,今年64岁。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是为了商谈种植大户申报荒山开发项目的事情,我开始以为他是替儿子过来办事的,当我得知他是代表自己时,震惊之余,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在该安享晚年的时候还要去开辟荒山?他回答说:现在的政策这么好,我就胆子大一些,用这把老骨头再拼上二十年,把这座荒山全部种上楠竹。在他说这话的时候,他那因常年在山上开荒晒的黝黑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对这位老人既敬佩又好奇,我想知道这样一位花甲老人的创业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

在后来与陈志华老人的深入交谈中,我慢慢对他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大山里的农民。他所在的村庄山多地少,祖祖辈辈都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分到了自己的责任山,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一直都是零散的种植几亩山地,勉强维持生计。后来,随着子女们都搬出大山,他也跟着儿子一起住到了镇里,帮忙带带孙子。如果不是村干部的一次登门拜访,陈志华老人可能还住在镇里,安享着轻松的晚年生活。当村干部上门找到他,把政府出台的楠竹种植优惠政策一一讲解后,他那已逐渐遗忘的楠竹梦又开始苏醒,他十几岁就在山里种植楠竹,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硬是靠着楠竹养活了一家人,他熟悉楠竹的生长习性和山里的边边角角。再加上,这些年,他享受到了国家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他对这次楠竹种植优惠政策非常有信心。

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和进一步核实相关惠农政策后,陈志华召集老伴和子女开了一个家庭会,将他希望回到老家开发荒山的想法与家人进行沟通,也最终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陈志华说干就干,他开始积极筹备荒山开发计划。首先,要把荒山开辟平整出来,然后还要从山顶修一条路直达山底,再就是种植和抚育树苗等等。为了尽可能的节约成本,陈志华事事都是亲力亲为,其中的艰辛和压力对正当壮年的年轻人而言也是极具挑战的,更何况是一位老人。但是,他都坚持做到了。修通了山路,货车可以开到山顶,来回运送楠竹;将600多亩的荒山变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楠竹种植基地,他的精神和行动更是带动了周边的农民掀起种植楠竹的热潮。

 楠竹作为我们镇里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定期召开楠竹种植户座谈会,及时了解楠竹发展情况和种植户的需求,从政策倾斜、资金补助、技术指导等各方面给予扶持。为了积极响应市委“在山上再建一个咸宁”的号召,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规范山地流转流程、加大山地流转力度,吸引大批外商前来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荒山上建起了茶园、果园、苗木基地等。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已经成为一个个追梦人为之奋斗的地方。

“我现在每天住在山下修建的房子里,一天天地看着荒山变成绿林,我很开心也很幸福。”在我们去参观陈志华老人的楠竹种植基地时,他笑呵呵地说。由于楠竹的成长期至少需要8年,在此期间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和进行人工抚育维护,而等到第一批楠竹受益时,陈志华就是70多岁了。但他依然执着地守在山里,继续着他的楠竹梦。有人开玩笑说:等楠竹长好了,您也老了,何必在这山上受苦呢?他却回答说:我是老了,但只要我还能动,我就要在这里给子孙造福”。

多么可爱又可敬的一位老人!或许你问他,中国梦是什么?他并不能回答上来。但是,他却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又或许,你问我中国梦是什么?我也不能说的那么完整和准确。但是,我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基层公务员,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在实现着服务三农、强镇富民的光荣梦想。我们深信: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梦”的指引下,我们将携手并进,共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6日 16:1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李美余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