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情倾社区 心细群众

南京市秦淮区五老村街道办事处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周蓉工作中

周蓉工作中

2000年,周蓉应聘步入社区工作行列,从干事到主任一干就是13个年头。

她始终坚持“居民利益无小事,只要是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都要尽力去做好”的信念,一心扑在工作上,全心全意服务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她的头上有无数光环:2002年-2003年度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2005年度南京市“双拥共建”活动先进个人;2008年南京好市民;2010年南京市首届“十佳社区主任”、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2年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巾帼标兵……

2009年社区党委率先进行“公推直选”党委领导班子,央视等中央媒体也进行了报道;2011年社区党委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社区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别人羡慕她,获得了这么多荣誉。但对周蓉而言,每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服务群众的带头人:每年义务加班800多个小时,办了很多好事

周蓉常说,居民的利益无小事,只要是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都要尽心尽力去做好。她是这样说的,更带头这样做的。这些年来,她经常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走访居民,每年义务加班800多个小时,用行动践行党的宗旨,感染带动身边的党员群众。

淮海路社区目前还有一些尚未开发、尚未改造的老小区,它们的生活设施很不完善、很不配套,累积了不少矛盾和难题。面对这些,周蓉不回避、不畏难、不厌烦,积极协调各方,比较好地化解了一些矛盾,解决了群众的难题。2009年11月,淮海路152号因实际用水和应交水费出入太大,居民拒交水费达4年之久,拖欠水费金额2万多元,被自来水公司停水。为此,周蓉多方沟通协调,把产权单位、自来水公司及居民住户召集起来,协商解决方案。经过多次协商,自来水公司免去了居民应支付的2万元滞纳金,同时为17户居民申办了分表到户,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用水问题。

在周蓉的带领下,淮海路社区党委争做居民群众的服务员,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常怀为民之心,常开为民之言,常思为民之策,常想为民之举,将服务作为社区建设永恒的主题,走进千家万户的金钥匙,凝心聚力磁石。

困难群众的贴心人:多年为孤寡老人送年夜饭,激励残疾儿童永不言败

13年来,周蓉始终用爱心调解矛盾、化解危机;用真心关爱社区居民。对老人,她有女儿般的情怀;对中青年,她有大姐般的关怀;对少年儿童,她有慈母般的爱心。她的身心与社区融为一体,在居民的心目中,她是社区最忙的人,也是社区最受尊敬的人。

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过,这些年,她先后为四位膝下无子女的老人,妥善处理好与养子女之间的家庭矛盾、财产纠纷,为老人讨回属于自已的财产、居住空间及享受被赡养的权利,维护了老人的尊严和利益。她还为两位孤老料理临终后事,其中一位是双目失明、腿脚不便的台湾籍老人。老人生前因性格古怪,没有人愿意接近她。周蓉怕她孤单,只要有空总要陪老人说说话,帮她柔柔肩、捏捏腿,收拾床铺,或拿药购物,老人口味偏重,吃不惯养老院的伙食,她常常从家中为老人烧喜欢吃的菜送到老人床边。老人不幸病逝,她与社区同事一道为老人买寿衣,整理遗物,并按老人遗愿办理遗体捐献相关事宜,她的行为感动了养老院的所有老人。社区里的老人生病、住院或者病逝,她一定会上门探望家属、在逝者灵堂前鞠躬,送去社区的慰问。这些年来,周蓉每年的春节都是在社区度过的,因为她要为孤寡老年送年夜饭,去每位孤寡老人家中拜年,而且都是自掏腰包。

周蓉的心里时刻牵挂着社区老人,2009年7月一场大暴雨让太平南路76巷“水漫金山”,76巷6号平房里里住着三位孤寡独居老人,平均年龄83岁。一夜没睡好的周蓉,清晨6点就召集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和社工,带领大家赶到76巷,卷起裤腿趟水走进了老人家中,用勺子将屋内的水往外舀水,并用三轮车将三位老人接到社区,亲自为老人买来饭菜,就这样一日三餐,送茶送饭,直到水退。

家住蔡家花园的王女士丈夫因病去世,孩子才上小学,自已又下岗,生活没了依靠,周蓉得知后立即上门看望,又发动居民献爱心,共募捐7000余元。当周蓉将这笔爱心款送到她手中时,王女士热泪长流,一句话也说不出。社区又为她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她燃眉之急,使母女俩生活有了着落。后来王女士找到工作后,自已也主动申请退出低保。

社区里有一位姚小朋友,先天右手残疾,生活学习全用左手并练了一手好书法。社区每次有活动,周蓉都积极邀请她参加,让她当场表演书法。组织社区小报宣传她自强自立的事迹,经常鼓励她再接再厉。又推荐她上了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点点滴滴中的鼓励,帮助她扬起人生的风帆,激励她在今后的道路上永不言败。

对社区老弱病残的牵挂,让周蓉放弃了节假日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为了是让他们多一份亲情,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希望。

矛盾纠纷的调解人:矛盾双方不仅握手言和,还成了互助的“好朋友”

淮海路社区地处新街口,商业网点多,人口流动性比较大,居住人口结构复杂,因此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成为社区工作的重头戏。周蓉常说,矛盾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熟悉情况,所以要乘着火苗小的时候扑上去“灭火”,而不是害怕引火烧身把矛盾上交。长期的社区工作经验积累,使周蓉总结出一套化解各类矛盾的调解方法,特别是成立了“周蓉党代表大调解室”之后,整合了各职能部门资源,调解矛盾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尤其是驻区单位和居民之间的矛盾都得到了很好解决,使坏事变成好事,让心存感激的单位成为社区服务的资源,为居民排忧解难的靠山。

去年5月,某歌舞厅因改建问题与附近居民发生了冲突,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居民采取了过激的行为,砸歌舞厅空调外机,撬铁门,惊动了110。为尽快平息矛盾,周蓉晚上及时走访党员家中了解详情,商谈解决方案,发动党员出来做居民的调解工作,很快稳定了居民的情绪。忙了一夜的她,第二天又不顾疲劳,与饭店党组织沟通,召开部分居民代表协商会,提出了改进方案,最终达成了共识,不仅化解了双方的矛盾,而且还促成了友好互助协约。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南京行宫饭店装修时因为噪音、垃圾等问题,和附近居民发生了严重的矛盾纠纷。在周蓉的调解下,不仅化解了矛盾,饭店还和居民签订了共建协议,承诺每年免费疏通院落里的十个化粪池,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数十年的老大难问题。

调解中,周蓉放弃了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登门入户,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广泛听取职能部门建议和居民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挥社区大调解志愿者的作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软不欺,邪不怕,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再苦再难从不放弃。

这些年来,周蓉共调解了单位与居民矛盾30余起,邻里之间纠纷百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有效维护了家庭稳定,邻里和睦,社区稳定,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区域资源的整合人:小区70个单元的楼道装灯,没让居民花一分钱

资源整合,服务居民,让居民得到最大的实惠。太平南路222号是个无物管的院落,常常因化粪池漫溢而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怨声载道,反响强烈,周蓉同志多次组织召开居民会议,协调处理此事,并挨家挨户上门收取费用,组织力量,亲自上阵,顶着恶溴,疏通管道,为保持畅通,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去亲自对处理一次,得到居民住户的好评。再如:为淮海新村70个单元的楼道装了灯,小区建起封闭车棚,更换了小区的休闲椅,栽了30根晾衣杆方便了居民晾晒,疏通了十五个院落的下水管道,更换了六条背街小巷的下水管道,维修了6幢楼的防水隔热层,铺平了5个院落的坑洼不平的路面……等等所有这些服务都是通过资源整合,没有让老百姓花一分钱。

由于淮海路社区时老小区,老年人多,求医问药的需求多,周蓉牵头组建了由百姓大药房、白下中医院、京华医院、祥康养生堂等多家医疗服务单位参与的健康医疗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区80%以上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开展送医、送药、送知识上门的服务。实现了居民大病诊治在医院,小病康复在社区的社区健康保健服务模式,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访百企、进万家”的大走访活动中,周蓉带领社区党委班子成员走街窜户了解民意诉求,深入辖区单位,了解服务需求和可整合资源,宣传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的项目和共驻共建的理念,让辖区单位逐步从了解社区建设、认识社区建设、理解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建设到参与社区建设。在她的倡导下,驻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成立了社区“40、50”再就业志愿服务队,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优先提供空岗信息,不定期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咨询、指导、培训和择业介绍等志愿服务,近几年来共安置下岗再就业约120余人,两劳释放人员就业8人,有效地缓解了社工压力,维护了社区稳定。

现在,在周蓉的协调下淮海路社区党委每年和50家驻区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其中有43家企业认购货架成立了爱心超市,募集善款善物数十万元,有效开展了的助困、助学、助残、助老、助岗等爱心服务,受助人群达900人次,为社区的困难群体撑起了一片蓝天。

小区自治的探索人:没有物业的老小区都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没有物业管理的城市老旧小区,是群众矛盾的集聚点,也是社区党组织工作的聚焦点。延龄巷5号就是这样一个让周蓉牵挂的小区。这是一幢有96户人家的9层高的居民楼。1998年房屋交付时,有家专业物业公司入驻。没想到,2007年底合同到期前,物业公司就打了招呼,表示合同到期后不会续约。这样一来,小区将面临无人管理的瘫痪局面。周蓉立刻带领大家前往了解情况。经过调查了解到,部分居民不交物业费是问题的焦点。物业为了提高物业费上缴率,按照原低于市场价的0.3元/月/平方米收取物业费,但仍有20%的居民长期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无利可图”。为了留下物业公司,周蓉召集小区的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征询意见后主动向物业提出:“你们提高物业收费。”然而,物业公司没有“领情”,还是毅然撤出了小区。

社区党委曾试图重新为居民们找个“管家”,但联系了几家物业公司,对方都没有兴趣,大家都嫌这个小区太小了,没有“钱途”。

自治是唯一的途径,想到这里,周蓉着手就干。为了充分发挥居民自治潜能,周蓉带着党委班子成员在寒冷的冬天晚上挨家挨户走访,征求居民意见,并观察物色热心公益9位居民代表。周蓉再次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这9位社区热心人成为业主委员会成员。2008年1月1日,小区居民自己选出的业主委员会取代物业公司,成了96户居民的“大管家”。

小区选出了自己的管家人,周蓉也没有闲着,她常常前去走访,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延龄巷5号被居民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延龄巷门口的大铁门就是业委会成员端礼平出钱请人新装修的,有了大门之后,小区像“一个家”,居民们的安全感也提高了;橱窗内的画,是业委会成员陈艳女士画的,居民们反响也非常好,“觉得小区温馨多了”;为了改善居住环境,给广大业主一个“新的起点”,他们还请人把居民的楼梯道、扶手、防盗门,全部粉刷一新。小区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居民们交物业费的自觉性性也提高了,物业管理费上交率达到了98%。

延龄巷5号居民自治的成功,让周蓉对无物管小区自治工作充满了信心,她立刻着手将延龄巷5号小区的做法进行了“复制”,带领社区工作者在无物管院落挨家挨户做工作,根据各院落特点,发动居民自治,成立家委会、自治小组管委会等,充分发扬社区民主建设的四自精神,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在助人自助中提升文明和谐程度。民事民管民受益,淮海路社区在城市无物管老小区的居民自治工作上,率先形成了经验。

廉洁自律的带头人:不论是募集来的钱还是政府下拨的钱,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社区每年开展的捐款捐物活动所经手的钱、物也有好几十万,周蓉深知这些浸透着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爱心的钱和物得来不易,她想尽了办法,把它们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和最困难的人群。

社区低保金的发放每年需十几万元,为严格控制和管理这部分资金,她会同社区主管低保的同志,从源头就抓好低保家庭的入门关,并进行跟踪管理,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使应保尽保工作落到实处,把党的惠民政策惠及到社区每一个人。

上级部门每年拔给社区的办公和人员工资的费用有近二十几万,为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在她的提议下,成立了由社区主任、专职会计、社区干事及居民代表组成的5人理财小组,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下,制定了严格的财务规章制度,本着严谨、廉洁、公开、节约、监督的原则,实行民主理财,在她的精心打理下,每年的经费使用还略有节余,使社区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浪费一分钱。

周蓉说:“群众心里都有杆秤。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我原做一只领头的大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奉献社区是我无悔的选择。”她用自己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践行诺言,展现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风采。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0日 15:5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郭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