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最美乡村”的“最美村官”

广东省广州市委组织部 供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三、党建创新干出来,锐意进取探索新型工作模式

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韩金庭十分注重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他经常说,“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红山村有今天的发展,支部的作用是关键”。在抓好“三会一课”、党务公开等基本组织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创新党小组带头先锋式、传统节日交流式、远程教育学习式、短信平台服务式、镇村结对共建式等五种新型组织生活模式,成立广州市首个村级党代表工作室和花都区首批“农村便民服务直通车”工作站。开广东村级组织建设先河,启动“农村党建文化载体创新”项目,大力推广农村广场舞和乡村歌曲创作,并定期举办“村晚”汇报演出,目前红山村文化广场每晚均有广场舞活动,村民乐在其中,以红山村为背景创作的优秀村歌《王子山之歌》荣获“第二届中国十佳村歌”称号,组织设计村徽村旗、村风用语、村屋挂图、村联等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载体,让党建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在农户开花结果,为普通农户增添光彩的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描绘出靓丽的风景线。采取村党支部牵头、大学生村官具体策划、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方式,大力开发文化旅游项目,通过设立油菜花节、开发主题农家乐等文化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近两年间由30万元大幅增加至92万元,真正让广大村民感受到农村党建文化带来的实惠,形成农村党建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双促进、双发展”的工作模式,受到市区组织部门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推广。    四、平凡岗位走出来,身体力行实践群众路线

“我是饮红山的水长大的,这一辈子能为家乡出点力是我的荣幸。”从韩金庭平实的话语里,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对红山的热爱和对乡亲的感情。确实,担任村支书的这20多年,韩金庭格外关心工作中面对的群众,格外热心群众的实事难事。哪家有困难,不管是否自己的责任,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并尽能力地帮助解决;有村民得了急病,他会陪着到区、镇的医院求医;谁家的孩子读不起书,在村集体困难的年代,他会帮着去借钱供读,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庭哥”,“有困难,找庭哥”、“有庭哥、没啰嗦”这些朴实无华的话经常能在红山村的老百姓口中听到。群众的认可带来了荣誉,他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并当选为梯面镇第十六届人大代表、花都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韩金庭把这些“身份”当成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平台,他积极响应花都区“两代表一委员”进基层活动,在每个月的10日以人大代表的身份陪同区镇领导深入村庄,采取入户走访、个别交流、志愿服务、上门答疑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风雨无阻的坚持中群众的呼声得到了反映,在家长里短的寒暄中矛盾得到了化解,在党员群众的认可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评价为:“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今天的韩金庭在继续履行好“老支书”职责的同时,多了一份大局观和使命感,他说:“我们红山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级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应该用红山的经验为梯面镇、花都区乃至广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做些贡献。”他在花都区十五届二次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文明水平的议案》,被评选为优秀议案并提交给区政府。这个长年工作在最基层的普通人、小干部在岁月和经历的磨砺下,已经有了大胸怀和大担当,曾经带领群众千辛万苦渡难关,曾经带领班子千方百计谋发展,曾经带着信念千锤百炼赢信任,现在,“让平凡最闪亮”是对这个从“最美乡村”中走出来的“最美村官”最恰当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30日 10:3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朱军 打印